不同的地区有自己的文化,特别是传统节日之间,每个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活动都不同。莆田的冬至是哪一天?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本期的民族文化吧!
冬至日的前一天晚上俗称“冬至日”。在莆县民间,尤其是农村,家家户户的大厅里都摆着红蜡烛,祠堂前的气箔上还摆着红色的福菊花。然后插入“三春”(三春是一张红纸,上面贴着两个大娃娃,充满福气、富贵、长寿,一般插在一个大橘子上),用10双筷子封住贴着红纸,还有一排生姜和糖盘。供奉在桌子上。
冬至的早上,负责的女人早早起床,为全家人包饺子。吃完汤圆,一家人就上山扫墓。因为“冬至”夜最长,小孩子喜欢吃“丸汤”,所以有“爱一碗丸汤,恨不得天亮”的说法。
吃完汤圆,就该去参观古墓了。在莆田,有的地方过清明节,有的地方过冬至。有老人表示,冬至扫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避免春耕,不耽误农活。还有传说,由于古代农民粮食不多,无法应付清明前后的“三畜”祭祀,而秋收后粮食充足的时间是在冬至前后。
莆田冬至的民族文化冬至又称冬至,分年节和长期节日,具有自然和人文内涵。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时,豆指与太阳的黄经达到270度,经过每年公历12月21日至23日的节日。冬至是一年中八个节日之一。古代,人们在“八节”祭祀神灵、祭祖。冬至被认为是冬季的一个大节日。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因此,古人把冬至称为“子年”或“小年”。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每年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冬至表明北半球太阳高度最低、白昼最短,但冬至并不是气温最低的日子。冬至时,阳光直射地面,到达一年中的最南端。太阳几乎到达南回归线(又称冬至),太阳最偏向北半球。因此,冬至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而且越往北,白天就越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速度稍快,因此一年中太阳指向南半球的时间比北半球短约8天,所以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略短。
冬至莆田,福建省下辖的地级市,古称“兴化”,又称“濮阳”、“莆县”。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其横截面呈马鞍形。它位于北回归线北缘,东临大海。这是典型的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截至2018年,辖1县4区,总面积4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0万。莆田历史悠久,史称“兴化”。素有“海滨走鲁”、“文学名邦”之称。自唐代以来,共有进士2482人,状元21人,宰相17人。基础设施完善。湄洲湾、兴化湾、和平湾三湾环绕。湄洲湾是良好的深水良港,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50万多个。福厦铁路至香浦铁路纵贯全境,湄洲湾港铁路支线已投入使用。福厦高速公路、沉海口复线、浦永高速公路、梅渝高速公路已形成“两纵两横”的格局。同时,莆田被列为国家首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