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下来的鲜苦丁茶叶,经过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等步骤,就完成了苦丁茶的制作。具体步骤:
1、萎凋:主要有三种方法:
(1)加热萎凋:采用电加热、木炭等人工加热,速度快、效率高,但如果火候控制不好,质量不易保证。
(2)室内自然萎凋:主要在通风透光的室内进行。即用竹席将茶叶均匀摊开。约15-20小时后,均匀翻动数次,蒸发50%-60%的水分。待叶柄、叶芽变软后,枯萎完成。此法蒸发缓慢,易于掌握。
(3)日光萎凋:将鲜叶铺在竹席上或放在阳光下晒干。晴天只需30分钟,阴天则要看软弱程度。总之,枯萎的标准是:叶形萎缩;粗茎失水变软,不易折断;绿色气味减弱。
2、整理:整理是提高茶叶品质的关键措施。总的要求是整理要均匀、彻底,并掌握“高温、少叶、抛炒结合”的原则。手工炒菜,一般用铁锅,直径要大,锅温在150-200之间,先高后低,一次在锅里炒2公斤左右的叶子,并且机器加工量增加了一倍。绿化标准:叶色由鲜绿变为深绿,茶叶握紧时稍有粘性,粗茎不断折叠,绿气消失,有茶香。
3、揉捻:苦丁茶一般芽叶较粗,茎较大,所以常采用热揉捻。揉的时候要用小火翻炒揉捏。温揉也必须在热炉上进行,冷揉一般很少采用。热揉的方法是,待茶叶粘附力强时,将茶叶滚成团块,出锅整形,或抓住每个芽的主茎,将一片叶或几片叶逐片揉搓,形成绳子形状。也可将数片叶子卷成方圆或三角形等,使其精致典雅。冲泡后返青,呈现出极佳的香气、滋味、形状。要求幼叶形成率在80%以上,过老芽形成率仅为60%-70%。
4、干燥:鲜叶枯、绿、揉、定型后,立即摇匀,撒在阴凉处的竹席、簸箕或晒场上,切忌阳光直射。当茶叶能被压碎、粗梗被折断、莲根被折断时,说明茶叶的含水量为3%-5%。此时,茶叶已干。若采集后天气阴雨,加工后必须低温缓慢晾干,直至干燥。
想要泡出美味的苦丁茶,必须遵循以上的原则和方法,这样才能泡出味道、色泽、口感都美味的茶。泡茶的方法比较讲究,它与食物不同,方法和步骤对我们来说极其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好泡茶的方法。希望以上的介绍能够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