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六大茶类之一,属微发酵茶。
蒙顶黄芽、君山银针、霍山黄芽、远安黄茶、巍山白毛尖、平阳黄汤等均属黄茶产品。
黄茶是六大茶类中无名茶之一,地位尴尬。
黄茶的加工工艺与绿茶相似,因为在加工过程中采用“闷黄”工艺,即: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形成“干”的特点。茶黄明亮,汤黄叶黄”,故名。
黄茶本来就小众,各地黄茶种类繁多,很容易给消费者的认知造成偏差和混乱,需要一定的时间培育市场;
与六大茶类中的其他茶类相比,黄茶本身特色不够鲜明,不具备独树一帜的能力,如武夷岩茶、福鼎白茶、信阳毛尖等。
即使后来出现了紧压黄茶,也没有在市场上引起大的波澜。
所以,注定了黄茶会沉默。但这一切并不影响黄茶本身的特性。
1.君山银针
君山所在的岳阳市,古称岳州。君山产茶历史悠久。 《巴陵县志》记载:“巴陵君山所产茶,绿如莲心,时为贡品……盛于唐,贡始于唐代”。五朝。”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岛。君山岛坐落在波光粼粼的碧绿湖水中。与江南第一楼——岳阳楼相望,东隔湖相望;
君山银针是风格独特、产量小、品质优的芽茶。是我国名茶中的极品。
君山银针适合在透明玻璃杯中冲泡。刚冲泡时,可见芽尖向上,蒂下垂悬浮于水面,而后缓缓下降,直立于杯底,忽起忽落,形成有趣的景象。多达3次,故君山胤禛素有“三升三落”之称。
君山银针的花蕾肥大坚挺,坚挺挺拔,花蕾颜色金黄,布满银毛。它们被称为“金镶玉”。因其卓越的品质,于1956年在莱比锡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2.莫干黄芽
莫干黄芽产于莫干山,是采自竹林的茶叶。
莫干山是雄伟的天目山脉插入浙西平原的一条支脉。这里群峰环抱,竹林环绕,清泉秀美,飞流如云,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湿润迷人,年平均气温21左右,夏季最高气温28.7。
自古就有“清凉世界”之称,是著名的避暑避暑胜地。莫干山的竹、云、泉最为著名,被誉为“莫干三奇”。
莫干山产茶历史悠久。相传,早在佛教盛行的晋代,就有人提倡到山尾采茶。当时,邻近的五行文山茶已成为贡品,莫干山茶区受其影响而得到发展。
到了宋代,莫干山种植茶叶已十分普遍。据宋代《天地记》记载:“浙江,磨前山原住民,以茶为业,隙间种茶”。
清代《武康县志》中也有记载:“山上有古塔遗迹,俗称塔山,实为莫干山之巅,僧人于其上栽茶,茶吸云雾,香十倍。”
莫干黄芽口味鲜醇,汤色黄绿清澈,叶底鲜黄,形成花朵。
另外,形状紧细如莲心,芽叶肥厚柔嫩,芽叶完整,净度好。是一种品质优良的黄茶。
3. 蒙定黄芽
蒙顶茶在唐宋时期就非常有名。天宝元年被唐玄宗列为贡品。蒙山黄茶园的茶叶被作为皇帝祭祀天地祖先的特产。一直传承到清朝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蒙顶茶是蒙山所产名茶的总称,蒙顶黄芽就是其中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蒙顶黄芽形状扁直,颜色微黄,芽头外露,甜味浓郁,汤色鲜黄,味道醇厚甘甜。是蒙山茶中的极品。
4、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产于安徽省霍山县。大花坪乡的金鸡坞、金山头、上河街的金竹坪、姚家畈的乌米尖等所产的茶叶品质最好。
霍山黄芽自唐代以来就享有盛誉。明代被列为贡品,清代被指定为国内使用。清末民初曾作为贡茶,但突然消失了。主要是由于明清时期绿茶的兴起并逐渐取代了黄茶。
霍山黄芽按品质分为特级、特级、一级、二级。形状直而稍舒展,色泽黄绿,香气持久,汤色明亮黄绿,滋味浓郁,醇厚甘甜,叶底黄亮。
5、皖西黄茶
皖西黄大茶产于安徽霍山、金寨、六安、岳西等地,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以霍山县大花坪、漫水河、金寨县燕子河等地所产品质最佳。
黄大茶形状粗壮,叶肥肥。叶子成条状,茎像鱼钩一样相连。茎和叶呈金黄色和棕色。当地人俗称黄大茶:“颜色古铜色,火香高,叶大可包盐,茎长可撑船”。
黄大茶大枝大叶的形状在我国众多茶类中确实不多见,也成为了消费者判断黄大茶品质好坏的标准。
因此,黄茶有很多优点,但在不适当的时间,遇到了速生绿茶、红茶、乌龙茶,从而吃亏。
当然,黄茶的默默无闻并不代表茶本身就有问题。黄茶仍是六大茶类中的好茶,风味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