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迈茶区山丘众多,有棒盖、龙棒、南座、那乃、景麦大寨、猛本、芒更、诺干、芒红、翁洼、翁集、老九坊等山顶(村)。景迈山以普洱茶闻名,主要分布在景迈、芒景古茶园。群山环抱,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茶树生长,所产茶叶内质丰富,肥硕肥美。
景迈山的地理位置
景迈位于西双版纳与普洱交汇处。山高约1500-1800米。
看过上一篇文章的朋友都知道,1500-2000米的海拔范围非常适合普洱茶树的生长。该地区的普洱茶物质丰富,适宜采集和自然转化。
而且景迈山的降水量非常丰富,年降水量在1800毫米左右。高山多雨的气候赋予了景迈山茶叶独特的香气,有人称之为“兰韵”。
景迈山的普洱茶除了香气浓郁外,还具有很强的耐冲泡性。冲泡10余次后,唇齿间仍留有清香,回味无穷。
景迈茶山名寨一览
(1) 景迈-诺干
诺干老寨位于景迈山西北部,是一处最具特色的传统山水格局的传统村落。整体建筑风格保存完好,属于遗产区内保存完整的两个古村落之一。
村址位于山洼处。除寺庙和观景台分别占据南北两侧山丘上的制高点外,村子内部地形变化不大。诺干老寨具有典型的向心式布局,村子的中心就是村心,寺庙与村心隔在北侧山上的制高点。
由于地势相对较低,溪流、湖泊在此汇聚;村内水系顺应建筑肌理,最终汇聚于村口,成为村落格局的一个元素。
(2)景迈-孟本村
猛本位于景迈山东北侧,与芒更毗邻。村庄排列在山脊线北侧,村舍建筑由南向北逐层降低。
猛本村的布局是向心的。孟本村寺庙(金塔佛寺)与寨心之隔,村落建筑以寨心为中心。
(3)景迈-景迈大寨
景迈大寨位于景迈山北坡。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村庄建筑的整体风格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村落建筑坐北朝北,整体格局沿西南向东北逐层递减。
村东侧是大寨龙山,是傣族居民死后埋葬的地方。村西南侧紧靠景迈山主峰,有一条茶马古道(古茶道)从村南蜿蜒而上。
村中心由大寨佛寺和大寨神泉组成。相邻的周边建筑呈向心布局;随着距村中心距离的增加,村落建筑逐渐摆脱向心布局的控制,呈现规则性。网格布局。
(4)景迈-芒更村
芒更位于景迈山东北侧。村庄整体建筑风格比较和谐。村落布置在山脊线北侧,村内建筑由南向北较低。
芒更村和猛本村距离较近,村落布局相似,都是向心性的。
芒更村中心由毗邻的萨迪寺、寨心和萨迪墓组成。金水池等水体景观布置在村庄核心附近,体现了傣族民族风情与水体的密切关系。
(5)芒井——芒井上寨
芒景上寨位于景迈山南麓布朗村中部。从北到南包括芒经新寨和芒经上寨。
芒景上寨西北侧有帕爱楞寺,是芒景上寨、下寨的重要宗教场所。是为纪念布朗族始祖帕哀楞而建。上寨最北山上有蜂神树,百年榕树,是布朗族植物崇拜的对象。
上寨以村中心向心布局,有泉公主、榕公主,纪念七公主。上村与下村之间,建有芒井茶博物馆,展示普洱茶的发展历史。
(6)芒井——芒井下寨
芒井下寨位于景迈山南麓布朗族村中部,芒井上寨南侧。下寨民居围绕村中心向心排列,最东端有古柏树,还有巴朗部落遗址、巴朗海沟遗址、公主墓,以及布朗山康节最重要的祭祀场所——查浑台,北部山区。
在山林中建立信仰场所,保存了霸爱冷和七公主的众多神话传说。是最能体现霸爱楞祖传文化和普洱茶演变历史的村落。
(7)芒景-芒洪村
芒洪位于芒景最南端,整个村落的最西端是八角塔,是佛教传入布朗山的见证。
据此,村庄向东布局。村心是村心石崇拜的体现。芒红房屋建在村中心周围。茶树王被芒洪奉为神树,这是布朗村民对茶神的自然崇拜的体现。
(8) 万涌-王吉村
瓮集和诺干是整个景迈芒景地区保存最完好的两个村落,整体建筑风格保存完好。村子最北端是村里信仰空间——翁济古庙。瓮济古寺是景迈山最古老的佛教寺庙。
翁济古寺西侧有一棵古柏树,根径11米,高20余米。据估计,该树的树龄为2000至3000年前。 “库珀听经文”。
瓮集村民居与瓮集古庙有外部车路之隔。瓮集寨新位于瓮集村中心。住宅建筑呈典型的向心分布,围绕寨心分布。北端建筑密集,向南逐渐递减,大致呈倒三角形,止于最南端的公共建筑风雨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