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东坡居士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苏结束了长期流放的生活,从一个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慢慢变成一个从容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风烛老人。听说小儿子将去就任中山府通判,写下了此诗。对于此诗仅从字面解释是很简单的,但简单中又蕴舍看不简单,不简单之处就在于本诗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是重复之句。而最后一句“庐山烟雨浙江潮”重复出现究竟何意也成了解读的热点。
一种观点是“不过如此”。庐山烟雨浙江潮,是理想的目标,每个追求者都为之魂萦梦绕,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一睹为快。如果追求受挫,则此心决无安定之时。等到有朝一日,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欣赏了这两个地方的景致后,这才觉得它们虽然美丽,却似乎并无特别之处。感叹:“不过如此!”
另外一种观点是“正是如此”。认为:首句为想像、听说中之景。末句为目睹后之景。作者的追求得到了满足,没有失落,没有遣憾。禅意是,很多人终身在追寻某种东西,未追求到手时是痛苦,追求到手后是厌倦、无聊,觉得“不过如此”,这样一来,人生便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作空虚而沉闷的摆动。而具备了平常心,体验了生活禅,你在实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目标时,在看到了“庐山烟雨浙江潮”之后,发出会心的微笑:“正是如此!”
我反复读了这首诗,我的理解是“原来如此”。庐山烟雨,钱江大潮,漂亮壮观,令人神往。如果没有亲临其境,绝对领略不到庐山烟雨的神秘莫测和钱江大朝的撼人心弦。欲知庐山真面目,必需亲临此山中。只有勇于探索,身体力行,苦学钻研,才能明白事理的真相,才能领略人世间的真缔。通过亲自实践、观察、探索,由表及里,思想得到升华以后,再看“庐山烟雨浙江潮”,啊!“原来如此”!
苏东坡多次在庐山留下过足迹,他的诗词浪漫地描绘了庐山,倾诉了他对庐山的情感。在他的风烛之年,仍对庐山烟雨和钱江大潮怀念于心。也只有游历了中华大地的名山胜水,领略了山水精华,才能写出这样富有哲理的诗句。我不懂佛法,也不解禅理,但长期留连于庐山的山野之中。这首诗给我的感悟是,亲自用双腿丈量过庐山的山山水水,亲眼目睹庐山的风起云涌,才能真正领会山水的内涵,才能洞察风云的变幻。继而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才能使躁动的心归于平静
苏轼《观潮》原文,庐山云雾浙江潮未到此间恨未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信阳毛尖_毛尖的功效与作用-信阳毛尖网 - -【信阳毛尖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angmaojiantea.com/50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