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各类茶叶的审评术语及常用名称大全,以及茶叶审评术语,审评术语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披毫:茶条布满茸毛,程度低于茸毫密布。
显毫:有茸毛的茶条比例高。
多毫:有茸毛的茶条比例较高,程度低于显毫。
锋苗:细嫩有芽,紧卷有尖锋。
重实:条索或颗粒紧结;茶在手中有沉重感,容重大, 一般是叶厚质嫩的 茶叶。
身骨:茶条轻重,单位体积的重量。
匀整:指上、中、下三段茶的大小、粗细、长短较一致,完整。
匀称:指上、中、下三段茶的比例适当,无脱档现象。
匀净:匀齐而无梗朴及其他夹杂物。
挺直:条索平整而挺呈直线状,不弯不曲。平直与此同义。
平伏:茶叶在把盘后,上、中、下三段茶在茶盘中相互紧贴,无翘起架空或脱档现象。
细紧:条索细长紧卷而完整,有锋苗。
细嫩:细紧完整,显毫。
紧秀:细紧秀长,锋苗显。
细秀:细嫩秀丽,锋苗显。
紧结:条索卷紧而重实;紧压茶指密度高。
紧直:条索卷紧、完整而挺直。
紧实:茶条卷紧,身骨重实,嫩度稍差,少锋苗,制工好。
肥壮:芽肥、叶肉厚实,柔软卷紧,形态丰满。雄壮与此同义。
壮实:芽壮、茎粗,条索肥壮而重实。
粗壮:条索粗而壮实,嫩度稍低。粗实接近此义,嫩度更低。
粗松:嫩度差,形状粗大而松散。空松接近此义,更为松散。
松条:条索卷紧度差。
扁瘪:叶质瘦薄无肉,扁而干瘪。瘦瘪与此同义。
扁块:结成扁圆形的茶块。
圆浑:条索圆而紧结,不扁不曲。
圆直:条索圆浑而挺直。
扁条:条形扁,欠圆浑,制工差。
短钝:条索短而无锋苗。短秃与此同义。
短碎:面张条短,下盘茶多,欠匀整,制工差。
松碎:条松而短碎。
下脚重:下段茶中最小的筛号茶过多。
脱档:上、下段茶多,中段茶少;或中段茶多,上、下段茶少。三段茶比例不当。
破口:茶条两端的断口显露且不光滑。
爆点:干茶上的烫斑。
轻飘:手感很轻,容重小。
露梗:茶梗比例高。
露筋:丝筋比例高。
2. 干茶色泽评语
油润:色泽鲜活,光滑润泽。光润与此同义。
枯暗:色泽枯燥且暗无光泽。
调匀:叶色均匀一致。
花杂:干茶叶色不一致,杂乱,净度低。
3. 汤色评语
清澈:清净、透明、光亮、无沉淀。
鲜艳:汤色鲜明艳丽而有活力。
鲜明:新鲜明亮略有光泽。
深亮:汤色深而透明。
明亮: 茶汤透明。明净与此同义。
浅薄:茶汤中物质欠丰富,汤色清淡。
沉淀物多:茶汤中沉于碗底的渣末多。
混浊: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
暗:汤色不明亮。
4. 香气评语
高香:香气优而强烈持久。
浓郁: 香气优而强烈丰富,持久。
馥郁:香气幽雅丰富,芳香持久。
鲜爽:香气新鲜、活泼,嗅后爽快。
纯正:香气纯净、不高不低,无异杂气。
平正:香气较低,但无杂气。
钝浊:香气有一定浓度,但滞钝不爽。
闷气:不愉快的熟闷气,沉闷不爽。
粗气:香气低,有老茶的粗糙气。
青气:带有鲜叶的青草气。
地域香:特殊区域、土壤、小气候中栽培的茶树,其鲜叶加工后产生的独特稳定的香气。
足火:茶叶干燥过程中,用足温度与时间,干度十足所产生的饱满香气。
高火:似锅巴香。茶叶干燥过程中,温度高且时间长而产生,稍高于正常火工。
老火:干燥温度过高、时间过长而产生,稍带轻微的焦气。
焦气:干燥温度明显过高、时间明显太长,茶叶轻度炭化产生。
陈气:茶叶贮藏过久,陈变产生的不愉快气味。
陈香:在特定的贮藏条件下且达到一定的存储时间,茶叶中所产生的愉悦的特殊香气,无杂、霉气。
异气:烟、焦、酸、馊、霉等及受外来物质污染所产生的异杂气。
欠纯:夹有非茶叶所产生的异杂气。
失风:没有了茶叶正常的香气特征,但程度低于陈气。
5. 滋味评语
浓:内含物丰富,刺激性与收敛性强。
醇:浓淡适中,收敛性适中、柔滑。
厚:内含物丰富,有稠感。
回甘:茶汤入口吞咽片刻后,舌根和喉部有甜感,并有滋润的感觉。
浓厚:味浓,收敛性或刺激性强而不涩,内含物丰富。
浓醇:味浓,刺激性强而不涩,收敛感适中,回味爽适。
醇厚:内含物丰富,刺激性适中、柔顺。
醇和:汤味偏淡,柔和。
纯正:滋味正常,无异味,但偏淡。纯和与此同义。
平正:滋味正常,无异味,但味感浓度低于纯正。平和与此同义。
淡薄:味清淡,内含物低。平淡、软弱、清淡与此同义。
粗淡:味粗而淡薄,为低级茶的滋味。
苦涩:味虽浓但不鲜不醇;茶汤入口舌头紧缩有苦味,味觉麻木。
熟味:茶汤入口不爽,有煮熟柔软不愉快的滋味。
水味:茶汤入口有明显的白开水的味道,缺乏刺激性,软弱无力。干茶受潮或干度不足带有“水味”。
高火味:高火气的茶叶,尝味时也有火气味。
老火味:轻微带焦的味感。
焦味:烧焦的茶叶带有的焦苦味。
异味:烟、焦、酸、馊、霉等及茶叶受外来物质污染所产生的味感。
6. 叶底评语
细嫩:芽头多,叶子细小嫩软。
鲜嫩:叶质细嫩,叶色鲜艳明亮。
嫩匀:芽叶匀齐一致,嫩度好。
柔嫩:嫩而柔软。
柔软:嫩度稍差,质地柔软,手按如绵,按后伏贴盘底、无弹性。
匀齐:老嫩、大小、色泽等均匀一致。
肥厚:芽叶肥壮,叶肉厚实、质软。
嫩厚:芽叶细嫩,叶肉厚实、质软。
芽叶成朵:芽、茎、叶连接完整,成花朵状。
瘦薄:芽小叶薄,瘦薄无肉,叶脉显现。
粗老:叶质粗硬,叶脉显露,手按之粗糙,有弹性。
开展:叶张展开,叶质柔软。
摊张:叶质较老摊开。
单张:脱茎的单叶。
破碎:叶底断碎、破碎叶片多。
卷缩:冲泡后叶底不开展。
鲜亮:色泽鲜艳明亮,嫩度好。
明亮:鲜艳程度次于鲜亮,嫩度稍差。
暗:叶色暗沉不明亮。
暗杂:叶子老嫩不一;叶色枯而花杂。
花杂:叶底色泽不一致。
焦斑:叶张边缘、叶面有局部黑色或黄色烧焦的斑痕。
焦条:烧焦发黑的叶片。
(二) 绿茶及绿茶坯花茶评语
1. 干茶外形评语
卷曲如螺:呈螺旋状或环状卷曲的茶条。
弯曲:条索不直,呈钩状或弓状。
雀舌:细嫩芽头略扁,形似小鸟舌头。
兰花形: 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芽叶自然舒展,形似兰花。
凤形、凤羽形、燕尾形、剪刀形:一芽一叶,芽叶分开、挺直有角度。
月牙形:单芽呈自然弯曲,也称弯月形。
针形:单芽挺直。
松针形、细直、细圆紧直:单芽、 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理直搓成的细直条形。
尖削:芽扁尖如剑锋。
扁削:扁平茶边缘如刀削过一样齐整、尖锋显露。
黄头:叶质较老,颗粒粗松,色泽黄。
圆头:加工条形茶时结成圆块的茶。
紧条:扁形茶长宽比不当,宽度明显小于正常值。
宽条:扁形茶长宽比不当,宽度明显大于正常值。
扁条:圆条形茶中出的扁平形茶,为缺陷形状。
2. 干茶色泽评语
绿润:色绿,富有光泽。
嫩绿:浅绿带嫩黄,富有光泽。类似新春新生长的嫩芽色泽。
深绿:绿色较深。
墨绿:绿色中带乌,比深绿更深。
翠绿:绿色中带翠玉色,鲜活光润。
银绿:白色茸毛覆盖下的茶条,银色中透出嫩绿的色泽。
黄绿:绿中有黄。
灰黄:色黄带灰。
枯黄:色黄而枯燥。
灰暗:色深暗带死灰色。
糙米色:色泽嫩绿微黄,光泽度好,为高档狮峰龙井茶的特征色泽。
起霜:茶条表面有灰白色。
3. 汤色评语
绿艳:似翠绿而微黄,鲜艳透明。
碧绿:绿中带翠,清澈鲜艳。
浅绿:绿色较淡,清澈明亮。
嫩绿:绿中带嫩黄。
杏绿:浅绿微黄,清澈明亮。
黄绿:绿中带黄,绿多黄少。
绿黄:绿中多黄。
浅黄:色黄而浅,亦称淡黄色。
深黄:汤色黄而深,无光泽。
红汤:汤色发红,失去绿茶应有的汤色。
黄暗:汤色黄显暗。
青暗:汤色泛青,无光泽。
4. 香气评语
(1)一般绿茶香气评语
高爽持久:茶香充沛持久,浓而高爽。
鲜嫩:具有新鲜悦鼻的嫩茶香气。
鲜爽:具有新鲜爽快的香气。
清高:清香高爽而持久。
清香:香气清纯爽快,香虽不高,但很幽雅。
花香:香气鲜锐,似鲜花香气。
栗香:似熟栗子香,强烈持久。
(2)花茶香气评语
鲜灵:花香鲜显而高锐, 一嗅即感。
浓:花香饱满,亦指花茶的耐泡性。
纯:花香、茶香比例调匀,无其他异杂气味。
幽香:花香幽雅文静,缓慢而持久。
香浮:花香浮于表面, 一嗅即逝。
透兰:茉莉花茶中透露玉兰花香。
透素:花香薄弱,茶香突出。
5. 滋味评语
浓烈:味浓不苦,收敛性强,回味甘爽。
鲜浓:口味浓厚而鲜爽,含香有活力。
鲜爽:鲜洁爽口,有活力。
熟闷味:滋味熟软,沉闷不快。
6. 叶底评语
翠绿:色如青梅,鲜亮悦目。
嫩绿:叶质细嫩,色泽浅绿微黄,明亮度好。
嫩黄:色浅绿透黄,亮度好。
黄绿:绿中带黄,亮度尚好。
青绿:色绿似冬青叶,欠明亮。
暗绿:绿色暗沉无光。
青张:叶底夹杂生青叶片。
黄暗:叶色黄而深暗。
靛青:叶底蓝绿,多为紫芽叶制成。
青暗:叶色深青而暗。
红筋、红梗、红叶:绿茶叶底的筋、梗、叶片红变。
( 三) 红茶评语
1. 干茶外形评语
毫尖:金黄色茸毫的嫩芽。
金毫:金黄色茸毫。
紧卷:颗粒卷得紧。
皱缩:颗粒虽卷得不紧,但边缘折皱,是片型茶的较好形状。
毛衣:细筋毛,红碎茶中含量较多。
筋皮:嫩茎和茶梗揉破碎的皮。
2. 干茶色泽评语
乌润:色乌而有光泽,有活力。
乌黑:乌黑色,比乌更黑。
黑褐:色黑而褐,有光泽。乌褐与此同义。
栗褐:褐中带红棕色。
栗红:红中带深棕色,似嫩栗壳色。
枯红:色红而枯燥。
灰枯:色灰红而无光泽。
3. 汤色评语
红艳:汤色红而鲜艳,金圈厚,似琥珀色。
红亮、红明:汤色不甚浓,红而透明有光彩的称为红亮。透明而略少光彩的称为红明。
金红:橙色中带有红色,艳丽透亮。
橙红:红色中带有黄色,类似橙皮色。
深红:汤色红而深,无光泽。
浅红:汤色红而浅。
红暗:汤色深红而显暗。
冷后浑:红茶汤冷却后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汤现象,为优质红茶的表现。
姜黄:红碎茶茶汤加牛奶后呈姜黄色。
棕红、粉红:红碎茶茶汤加牛奶后,汤色呈棕红明亮类似咖啡色的称为棕红,粉红明亮似玫瑰色的称为粉红。
灰白:红碎茶茶汤加牛奶后,呈灰暗混浊的乳白色,是汤质淡薄的标志。
4. 香气评语
鲜甜:鲜爽带甜香。
高香:香高、持久有活力,带甜香,多用于高档工夫红茶。
强烈:刺激强烈,浓郁持久,具有充沛的活力。
鲜浓:香气高而鲜爽。
花果香:香气鲜锐,类似某种花果的香气,如玫瑰香、兰花香、苹果香、麦芽香等。
祁门香:鲜嫩香甜,似蜜糖香,为祁门红茶的特征香气。
桂圆干香:似干桂圆的香,甜香浓郁。
松烟香:带有浓烈的松木烟香,为小种红茶的香气特征。
5. 滋味评语
鲜甜:鲜而带甜。
浓强:茶味浓厚,刺激性强。
鲜浓:鲜爽,浓厚而富有刺激性。
甜浓:味浓而甜厚。
6. 叶底评语
红艳:芽叶细嫩,红亮鲜艳悦目。
红亮:红亮而乏艳丽之感。
紫铜色:品质良好的红碎茶的叶底色泽。
红暗:红显暗,无光泽。
乌暗:叶片如猪肝色,为发酵不良的红茶。
乌条:叶色乌暗而不开展。
花青:带有青色或青色斑块,红里夹青。
(四) 乌龙茶评语
1. 干茶外形评语
蜻蜓头:茶条肥壮,叶尖端卷曲成颗粒,叶柄端成条,似蜻蜓头。
螺钉形:茶条拳曲如螺钉状,紧结、重实。
扭曲:叶端折皱重叠的茶条。
浓眉形:茶条肥壮、略曲,似浓眉。
2. 干茶色泽评语
砂绿:色似蛙皮绿,即绿中带砂粒点,为优质乌龙茶的色泽。
青褐:色泽绿中带褐色。
青绿:绿中带青,多为雨水青或做青工艺走水不匀引起的“滞青”状态。
乌褐:色褐而泛乌。
鳝皮色:砂绿蜜黄,似鳝皮色。
蛤蟆背色:叶背起蛙皮状砂粒白点。
乌润:色乌而有光泽。
三节色:茶条尾部呈砂绿色,中部呈乌色,头部淡红色,故称三节色。
香蕉色:翠黄绿色,似刚成熟香蕉皮颜色。
3. 汤色评语
蜜绿:浅绿略带黄,近似蜂蜜的颜色。
蜜黄:浅黄似蜂蜜的颜色。
金黄:茶汤清澈,以黄为主,带有橙色。
橙黄:黄中微带红,似橙色或橘黄色。
橙红:红中稍带橙,似橘红色,清澈明亮。
清黄:茶汤黄而清澈。
红汤:浅红色或暗红色,常见于陈茶或烘焙过头的茶。
4. 香气评语
岩韵:武夷岩茶特有的地域风味,表现在香气与滋味中。
音韵:铁观音品质所特有的香气与滋味的综合表现,有较明显的兰花香。
浓郁、馥郁:带有浓郁持久的特殊花果香,称为浓郁;比浓郁香气更雅的,称为馥郁。
浓烈:香气虽高长,但不及“馥郁”或“浓郁”。强烈与此同义。
清高:香气清长,但不浓郁。
清香:清纯柔和,香气欠高但很幽雅。
酵香:发酵产生的香气,多由做青过度引起。
闷火、郁火:青茶烘焙后,未适当摊凉而形成的一种令人不快的火工气味。
猛火、急火:烘焙温度过高或过猛的火候所产生的不良火气,也称硬火、热火。
5. 滋味评语
细滑:入口有清鲜醇厚感,过喉柔顺甘爽。
粗浓:味粗而浓,入口有粗糙辣舌之感。
青涩:涩味且带有生青味。
酵味:做青过度而产生的类似劣质红茶的不良气味。
6. 叶底评语
柔软、软亮:叶质柔软称为“柔软”,叶色发亮有光泽称为“软亮”。
绿叶红镶边:做青适度,叶缘朱红明亮,中央浅黄绿色或青色透明。
绸缎面:叶肥厚、柔滑,有韧性。
青张:无红边的青色叶片。
暗张、死张:叶张发红,夹杂暗红叶片的为“暗张”,夹杂死红叶片的为“死张”。
(五) 黄茶评语
1. 干茶外形评语
肥直:芽头肥壮挺直,形状如针。
梗叶连枝:叶大梗长而相连,为霍山黄大茶外形特征。
鱼子泡:干茶有如鱼子大的烫斑。
2. 干茶色泽评语
金镶玉:芽头呈金黄的底色,玉是指满披白色银毫,为特级君山银针的特征。
金黄光亮:芽头肥壮,芽色金黄,油润光亮。
嫩黄:叶质柔嫩,色浅黄,光泽好。
褐黄:黄中带褐,光泽稍差。
黄褐:褐中带黄。
黄青:青中带黄。
3. 汤色评语
杏黄:黄稍带浅绿,清澈明净。
黄亮:黄而明亮。
浅黄:汤色黄,较浅、明亮。
深黄:色黄较深,但不暗。
橙黄:黄中微泛红,似橘黄色。
4. 香气评语
嫩玉米香:清爽细腻,带甜香,似煮熟的嫩玉米香。
高爽焦香、锅巴香:似高火炒香,强烈持久。
松烟香:带有松木烟香。
5. 滋味评语
甜爽:爽口而有甜感。
醇爽:醇而可口,回味略甜。
鲜醇:鲜洁爽口,甜醇。
6. 叶底评语
肥嫩:芽头肥壮,叶质厚实。
嫩黄:黄里泛白,叶质柔嫩,明亮度好。
黄亮:叶色黄而明亮,按叶色深浅程度不同有浅黄色和深黄色之分。
绿黄:黄中泛绿。
(六)黑茶、压制茶评语
1. 干茶外形评语
泥鳅条:茶条皱卷扁直,壮如晒干的泥鳅。
折叠叶:呈折叠状,不成条。
红梗:木质化的红皮梗子,不及花白梗粗老。
花白梗:梗子半白半红,不及全白梗粗老。
全白梗:已木质化的白皮老梗。
丝瓜瓤:渥堆过度,复揉中叶脉和叶肉分离。
红叶:叶色暗红无光。
铁板色:色乌暗,呆滞不活。
端正、周正:砖身形态完整,砖面平整,棱角分明。
纹理清晰:砖面花纹、商标、文字等标记清晰。
紧度适合:压制松紧适度。
起层落面:紧压茶表面翘起并脱落。
包心外露:里茶露于砖茶表面。
金花茂盛:茯砖特有的金黄色子囊孢子俗称“金花”,发花茂盛的品质为佳。
缺口:砖面、饼面及边缘有残缺现象。
龟裂:砖面有裂缝。
烧心:压制茶中心部分发黑或发红。
脱面:饼茶盖面脱落。
断甑:金尖中间断开,不成整块。
斧头形:砖身一端厚、 一端薄,形似斧头。
2. 干茶色泽评语
乌黑:乌黑而油润,为米砖的色泽。
猪肝色:红而带暗似猪肝色,为金尖的色泽。
黑褐:褐中泛黑,为黑砖的色泽。
青褐:褐中带青,为青砖的色泽。
棕褐:棕黄带褐,是康砖的色泽。
黄褐:褐中显黄,是茯砖的色泽。
褐黑:黑中泛褐,是特制茯砖的色泽。
青黄:黄中带青,新茯砖多为此色。
铁黑: 色黑似铁,为湘尖的正常色泽。
青黑润色: 黑中隐青而油润,为沱茶的色泽。
半筒黄:色泽花杂,叶尖黑色,柄端黄黑色。
3. 汤色评语
橙黄:黄中略泛红。
橙红:红中泛橙色。
栗色:红中带深棕色,似成熟的栗壳色。
深红:红较深,无光亮。
暗红:红而深暗。
棕红:红中泛棕,似咖啡色。
棕黄:黄中带棕。
黄明:黄而明亮。
黑褐:褐中带黑。
棕褐:褐中泛棕。
红褐:褐中泛红。
4. 香气评语
陈香:香气纯陈,无霉气。
松烟香:松柴熏焙带有松烟香,为湖南黑毛茶和六堡毛茶等传统香气特征。
粗青气:粗老青叶的气息,为粗老晒青毛茶杀青不足所致。
酸馊气:渥堆过度发出的酸馊气。
堆味:渥堆后工序处理不当,产品留有渥堆发酵时产生的气味。
霉气:霉变的气味。
烟焦气:茶叶焦灼生烟产生的烟焦气。
菌花香:茯砖茶发花正常所发出的特殊香气。
5. 滋味评语
陈韵:优质陈年黑茶特有的醇厚甘和带陈香的综合体现。
仓味:黑茶后熟陈化工序没有结束或存储不当而产生的霉杂味。
醇浓:醇中感浓。
6. 叶底评语
硬杂:叶质粗老、坚硬、多梗,色泽驳杂。
薄硬:叶质老,瘦薄较硬。
青褐:褐中泛青。
黄褐:褐中带黄。
黄黑:黑中泛黄。
红褐:褐中泛红。
(七) 白茶评语
1. 干茶外形评语
毫心肥壮:芽肥嫩壮大,茸毛多。
茸毛洁白:茸毛多,洁白而富有光泽。
芽叶连枝:芽叶相连成朵。
叶缘垂卷:叶面隆起,叶缘向叶背卷起。
舒展、平展:芽叶柔嫩,叶态平伏伸展。
皱折:叶张不平展,有皱折痕。
弯曲:叶张不平展,弯曲。
破张:叶张破碎。
蜡片:表面形成蜡质的老片。
2. 干茶色泽评语
毫尖银白:芽尖茸毛银白,有光泽。
银芽绿叶、白底绿面:毫心和叶背银白茸毛显露,叶面为灰绿色
墨绿:深绿泛乌,少光泽。
灰绿:绿中带灰,属白茶正常色泽。
暗绿:叶色深绿,暗无光泽。
铁板色:深红而暗,似铁锈色,无光泽。
铁青:似铁色,带青绿。
青枯:叶色青绿,无光泽。
绿叶红筋:叶面绿色,叶脉呈红黄色。
3. 汤色评语
浅杏黄:浅黄带浅绿色。
橙黄:黄中微泛红。
浅橙黄:橙色稍浅。
深黄:黄色较深。
浅黄:黄色较浅。
黄亮:黄而清澈明亮。
暗黄:黄较深暗。
微红:色泛红。
4. 香气评语
毫香:白毫显露的嫩芽所具有的香气。
酵气:白茶萎凋过度,带发酵气味。
青臭气:白茶萎凋不足或火工不够,有青草气。
5. 滋味评语
清甜:入口感觉清鲜爽快,有甜味。
毫味:茸毛含量高的芽叶加工成白茶后特有的滋味。
青味:茶味淡而青草味重。
6. 叶底评语
红张:萎凋过度,叶张红变。
暗张:色暗黑,多为雨天制茶,形成死青。
暗杂:叶色暗而花杂。
二、评语中常用名词与辅助词
(一)审评茶叶评语中常用名词
芽头:未发育成茎叶的嫩尖,质地柔嫩。
茎:尚未木质化的嫩梗。
梗:着生芽叶的已显木质化的茎, 一般指当年的青梗。
筋:脱去叶肉的叶柄、叶脉部分。
碎:呈颗粒状,细而短的断碎芽叶。
单张片:单片叶子,有老嫩之分。
片:破碎的细小轻薄片。
末:细小呈粉末状。
朴:呈折叠状的扁片块。
红梗:梗子呈红色。
红筋:红变的叶脉。
红叶:红变的叶片。
渥红:鲜叶杀青前轻度发酵,导致叶片泛红。
麻梗:隔年老梗、粗老梗,呈麻白色。
剥皮梗:在加工过程中脱了皮的梗。
中和性:香味不突出的茶叶,适于拼配。
上段:摇样盘后,浮在表面较轻、松、长、大的茶叶。面张、面装与此同义。
中段:摇样盘后,集中在中层较紧细、重实的茶叶。腰档与此同义。
下段:摇样盘后,沉积于底层细小的碎茶、片末。下身、下脚、下盘与此同义。
(二)审评茶叶中评语常用辅助词
茶叶的品质情况很复杂,当产品样对照某标准样进行评比时,某些品质因子往往有程度上的差异。
此时除使用上述评语作为主体词外,可在主体词前加用“较” “稍”“尚”“欠”等比较性辅助词以表达质量差异程度。这类词用来比较样茶与标准样茶间的质差程度。
较:用于两茶相比时,表示品质高于标准或低于标准。如较浓、较高、较低、较暗等。
稍、略:用于某种形态不正、稍有偏差及物质含量不多、程度不深时。如略扁、略烟、稍暗、略有花香、稍淡等。
欠:在规格要求上或某种程度上还不符合要求,且程度上较严重,品质明显低于标准。如欠亮、欠浓、欠匀等。
尚:用于品质略低于或接近于标准样时。如红尚艳、尚浓等。
带:某种程度上轻微时用,有时可与其他辅助词连用。如带有花香、略带烟气等。
有:形容某些方面存在,如有茎梗等。
显:形容某方面比较突出,如白毫显露、显锋苗等。
微:在差异程度上很轻微时用,如微烟、微苦涩等。
各类茶叶的审评术语及常用名称大全和茶叶审评术语,审评术语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用户评论
别悲哀
终于找到了!我一直在找这类资料呢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在我面前犯贱
感觉可以用来学习泡茶知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枫染墨
这样我就可以更专业的品茶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i
看来好多茶名我都不知道啊,太厉害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眉黛如画
想问问里面有没有我最喜欢的普洱的介绍?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个人的荒凉
要收藏这个网页了,方便以后查阅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暖瞳
学习一下这些术语,也许可以提升我的品味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篌引
原来茶叶有这么多种类啊,有点眼花缭乱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蔷薇
希望能详细介绍每个茶叶的特点和冲泡方法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殇雪
分享到朋友圈,让朋友们也来学习一下专业术语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雪花ミ飞舞
想了解哪些茶叶适合冬天喝?看看这份大全应该有答案!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愁杀
原来这些茶名都有这么详细的解释啊,让我对茶叶更深入了解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点一点把你清空
以后可以尝试用这些术语评价自己的饮茶感受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来瓶年的冰泉
这真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啊!收藏备用!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遗憾最汹涌
学习品茶知识真有趣,期待更多关于茶叶的分享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话扎心
这份大全很有参考价值,有助于我更好地选择茶叶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青裳
看来要好好研究一下中国传统茶文化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世繁华
这个网站太棒了!终于不需要再到处搜索茶叶信息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念,爱
希望以后还会更新更多关于不同茶叶的资讯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初阳
感谢分享这份如此详细且有用的参考文献!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