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春茶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它不仅味道鲜美,含量丰富,而且无农药残留,因此早春茶一上市往往就被高价抢购。市场上春茶也分为不同的名称。茶友买茶时能区分春茶、头菜、头春、明前、玉前茶吗?
春茶:是以越冬后萌芽的芽叶制成的茶。时间主要是立春至谷雨节前。这一时期采收的茶叶一般称为春茶。一般5月底前采收。经过一冬的休眠和养分积累,越冬芽有机质丰富。加之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足,使得春茶芽肥饱满,物质丰富。其新鲜度、饱满度、协调度极高。这就构成了春茶优良品质的物质基础。尤其是第一道春茶,清爽的味道似乎蕴藏着春天最好的部分。可以说,各大茶类的名优茶无不被春天承包了。无论是绿茶、红茶还是普洱,大家都在追求初春,没有哪一种茶比绿茶更让人喜爱春天的清新。
初采茶:是指立春后在茶园内对已达到采摘标准的极少量的芽叶进行初采。因此,头菜茶属于头春茶,但其范围比头春茶小得多。由于数量很少,筛选的范围很小,所以用头春茶制成的第一波春茶来试品质,但品质不一定是头春最好的。没有必要一味追求春茶第一波。选茶。但物以稀为贵,往往能卖到很高的价格。
头春茶:春季采摘的第一波茶,只要是年初采摘的,就是头春茶。对于中国名茶来说,头春茶代表着最高品质。但即使是头春茶,不同种类的茶,采摘时间也不同。
春绿茶的泡制时间一般可延长至2月至3月。如四川宜宾2月中旬开始采摘,温州永嘉乌牛枣品种2月中下旬开始采摘,福鼎白茶一般在3月上旬采摘,江北茶区常在清明前后采摘。在一些高海拔茶区,初春茶的采摘时间甚至更晚。
头牌茶多用于绿茶和白茶。头春茶多用于普洱茶。
这两个概念都不是传统的概念。在各大名茶的国家标准中,对于头菜茶和头春茶都没有明确的定义。
每个茶叶标准大多根据茶叶等级划分质量类别。那么这两个概念是从哪里来的呢?
头菜茶和头春茶是根据茶叶采摘时间来定义的,是根据茶农的种植经验总结出来的。社前茶、明前茶、于前茶也有相似的采茶时间概念。只是头菜茶和头春茶又细分了。
即使是初采茶,不同种类的茶叶的时间也不同。
绿茶采摘期为二月至三月。如海南白沙绿茶1月底就有新茶上市,宜宾早茶茶树发芽期比同纬度江浙地区早20-30天,并有成品茶可供选择最早是二月中下旬。温州永嘉乌牛枣品种在2月中下旬开始采摘,福鼎白茶一般在3月上旬采摘,西湖龙井要等到清明前几天,江北茶区往往在清明前后开始采摘,有的茶区则在清明前后开始采摘。高海拔茶区,采摘时间则更晚。普洱头的春天也从二月中下旬持续到三月。
普洱茶的采茶季节较长。由于云南西双版纳独特的热带雨林气候,这里四季如春,春、夏、秋均可采摘。春茶从二月或三月开始采收,直到十一月为止。春茶称为“春尖、春中、春尾”,夏茶又称为“二水”,秋茶又称为“谷花”。据说,“春剑”是普洱茶中品质最好的。
“春尖茶”就是我们所说的“头春茶”。清明前采摘的茶称为明前茶,又名头春茶。从此,人们称其为谷雨时的第二春茶、立夏时的第三春茶、小满时的第四春茶。
整个春茶季节,茶叶的发芽、生长发育都处于较高水平。就茶叶品质而言,头菜茶不一定比明前茶或玉前茶好。至于农药的使用,大多数茶区在春茶期直到雨后才会修剪或喷洒农药。
初采茶和初春茶是茶农活动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具体是哪几天是初采)。例如,什么算作优先选择?春茶发芽时,形状参差不齐。采矿通常是零碎进行的。模糊的概念很容易被夸大和误解,所以没有必要过度追求和炒作。
明前茶:清明节前采摘的茶。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息,茶树本身物质含量丰富。另外,清明节前气温普遍较低。茶树芽的数量不仅有限,而且生长缓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因此,也有“明朝”之说。俗话说,茶贵如金。
简单来说,明前茶本身品质好,但数量少,而且上市早,所以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很大。
雨前茶:谷雨前采摘的茶叶。玉前茶虽然没有明前茶嫩,但由于此时温度较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含量也较丰富。因此,玉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耐冲泡。
需要说明的是,“明前”、“于前”的概念仅对江、浙、皖茶区最有意义。南如云南,北如山东。没有明谦、雨谦的概念。清明期间,山东部分绿茶园尚未发芽;而在云南茶区,清明时节枝头已是绿叶满园。
总之,茶友购买茶叶时,一定要分清茶叶的种类,不要被无良商家“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