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孟定干露和孟定黄芽的区别和孟定干露和孟定黄芽的区别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孟定干露和孟定黄芽的区别以及孟定干露和孟定黄芽的区别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常常有朋友询问蒙顶甘露与蒙顶黄芽有什么区别,其实二者区别还是很大的。
蒙顶山茶拥有文字记载2000多年的人工栽培史和1000余年的贡茶史,古往今来为我国名茶珍品。蒙顶山茶品种繁多,主要有蒙顶甘露、蒙顶黄芽、蒙顶石花、玉叶长春、万春银叶等五大传统历史名茶,其中蒙顶甘露和蒙顶黄芽最负盛名,都是蒙顶山茶高端茶的代表。蒙顶甘露和蒙顶黄芽,均产自雅安蒙顶山茶区,但因制作工艺和色、香、味、形等有所不同而特色各具,深受消费者青睐。
一、茶类不同
蒙顶甘露为绿茶,是国内最早出现的卷曲形名优绿茶,是中国绿茶的翘楚。
蒙顶黄芽为黄茶,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黄茶产品之一,为中国黄茶之极品。
二、创制时间不同
“甘露”作为茶名,最早见于南宋理宗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王象之编撰的《舆地纪胜》,其中“雅州·蒙山”条目记载:“上清峰有甘露茶,山上常有瑞相影现”。这是目前我们查询到的关于甘露茶的最早记录,距今近900年。
之后,嘉熙三年(1239年),祝穆在其编撰的《方舆胜览》“雅州·蒙山”条目记载:“上清岸产甘露茶,常有瑞云及现相影现。”明世宗嘉靖20年(1541年)编修的《四川总志》,其中“雅州·蒙山”条目记载:“上清峰产甘露”,与《舆地纪胜》《方舆胜览》一脉相承。
蒙顶黄芽历史可追溯到唐宋时期。黄芽之名最早见于五代前蜀毛文锡撰写的《茶谱》:“又有片甲者,即是早春黄芽”“茶有火前、火后、嫩叶、黄芽”。黄芽创制的起始年不详,不过从采摘、制法比较来看,应与蒙顶石花相近。
三、品质特点不同
▲蒙顶甘露干茶
▲蒙顶甘露茶汤
(一)蒙顶甘露:“绿叶绿汤”,总体特点:色绿润、香高长、味鲜爽、形卷曲。内质特点:清、鲜、甘、爽。
1.色泽:嫩绿油润;
2.香气:清鲜馥郁;
3.滋味:甘鲜醇爽;
4.形状:紧卷多毫;
5.叶底:秀雅鲜活。
▲蒙顶黄芽干茶
▲蒙顶黄芽茶汤
(二)蒙顶黄芽:“黄叶黄汤”,总体特点:色谷黄、香甜鲜、味甘醇,形扁直。内质特点:甜、鲜、醇、爽。
1.色泽:谷黄油润。
2.香气:甜鲜馥郁。
3.滋味:甘醇爽口。
4.形状:芽肥扁直。
5.叶底:肥嫩浅黄。
四、鲜叶原料标准不同
蒙顶甘露茶采摘细嫩,每年春分时节采摘,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特级蒙顶甘露原料要求实心的肥壮单芽。
蒙顶黄芽的鲜叶要求严格,采摘于春分时节,选采无鱼叶、鳞叶的实心的肥壮芽头,要求芽头长短、大小匀齐,因此,原料更为珍稀。
五、制作工艺不同
蒙顶甘露采用绿茶制法,主要工艺:三炒、三揉、做形提毫。鲜叶杀青后须经过三次揉捻和三次炒青,和普通的绿茶相比,蒙顶甘露更加清鲜甘爽。加工工艺流程为:鲜叶→摊放→杀青→初揉→初烘(炒二青)→复揉→二烘(炒三青)→三揉→做形提毫→烘干。
蒙顶黄芽采用黄茶制法,主要工艺:杀青、闷黄、烘焙,其中,闷黄是形成蒙顶黄芽品质特点的关键工序。加工工艺流程为:杀青→初包→复炒→复包→三炒→堆积摊放→四炒→烘焙。这也是蒙顶黄芽与蒙顶甘露制作工艺明显不同的地方。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刘仲华指出,闷黄的目的在于促进叶色黄变,利于湿热作用机理形成黄茶“甜、鲜、醇、爽”的品质特征。闷黄使叶绿素含量降低、氨基酸含量增加,使“酚氨比”较绿茶低,滋味更醇和,使茶多酚中复杂儿茶素含量明显低于绿茶、简单儿茶素高于绿茶。加上后期酶的活性复苏,产生的微生物作用机理,造就了蒙顶黄芽与众不同的健康价值。
六、养生功效不同
常喝蒙顶甘露,能起到防辐射、抗衰老、调节代谢、增强免疫等作用。常饮蒙顶黄芽,能起到健脾、养胃、润肺、降糖等作用。
喜欢喝绿茶的就选择蒙顶甘露,喜欢喝黄茶的就选择蒙顶黄芽。蒙顶黄芽经过闷黄,对肠胃的刺激性比绿茶弱些,喝了绿茶,感觉胃不舒服的,可以品饮蒙顶黄芽。
蒙顶甘露与蒙顶黄芽都是好喝的茶,是两种不同类别、不同风格的蒙顶名茶。
OK,关于孟定干露和孟定黄芽的区别和孟定干露和孟定黄芽的区别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