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知识 / 中华茶道的核心,是;和;之道

中华茶道的核心,是;和;之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唐·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如果说要对中国茶文化最全面介绍的一部,那非《茶经》莫属。陆羽的《茶经》将饮茶提升为一种生活的艺术。

中国是茶的故乡,有历史考证起,早在五千多年以前就有以茶解毒的先例,其后才慢慢发展成为茶饮。

但是在唐以前,茶往往要和大米、牛奶、桂皮等香料和在起煮,是一种很原始、很粗糙的饮茶方式。直到《茶经》的问世,将文化注入饮茶中,才将饮茶提升为一种生活的艺术。

为什么一般的饮茶到了陆羽手里就成为生活的艺术?这跟唐朝的时代精神有关。唐朝尊奉道教为国教,同时唐帝国又是十分开放的帝国,胸襟开阔,具有很强的包容力,对各种文化能做到兼收并蓄,除了道教,也并不排斥儒教和佛教。

儒教

儒家孜孜以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基础或出发点在于修身,他们认为茶性俭,有助于道德君子的修养,是以儒教中的儒家思想,对饮茶是提倡的支持的。

佛教

佛教是反对饮酒的,认为饮酒乱性;同时,佛教也反对食肉,这样从营养学的角度看,能提神的茶有助于佛门弟子在古寺青灯里念经礼佛。

此外,先苦后甘的茶与佛教的教义是相契合的。佛教认为,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本质上是空的是苦的,我们只有礼佛做善事,才有可能死后超脱生死轮回的“三界”。基于此,佛教也是提倡和鼓励饮茶的。

道教

道教讲究乐生,讲究法自然,讲究要顺应自然地生活。在道教徒眼里,茶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也是十分提倡和推崇饮茶之事。

可以说中国的茶文化在唐朝,以儒、释、道三教合流,假借陆羽之手,以茶经之书,将此前粗糙的原始饮茶提升到了一种生活的艺术。

三教融合的 “和”的思想

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关于“和”的思想,是在吸收儒、释、道三教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三教对“和”的阐释各不相同,但“和”则是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

儒家推崇的是中庸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指出了“和”与“中”的关系,“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

因而儒家提倡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节制而不放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

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并强调“言色相和”,这是一种舍弃根本的“和”。

特别是所谓“茶禅一味”,它强调人如果要脱离苦海,就须六根清净,明心见性。禅茶是僧侣们通过品茶晶昧人生,这是“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和”又是人们认识茶性、了解自然的态度和方法。茶,得天地之精华,钟山川之灵秀,具有“清和”的本性,这一点,已被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认识。

陆羽在《茶经》中关于煮茶风炉的制作所提出的“坎上巽下离于中”与“体均五行去百疾”,是依据“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提出来的。

陆羽把茶性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表达了“和”的思想与方法。煮茶时,风炉置在地上,为土;炉内燃烧木炭,为木、为火:炉上安锅,为金;锅内有煮茶之水,为水。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

另外陆羽还对采茶的时间、煮茶的火候、茶汤的浓淡、水质的优劣、茶具的精简以及品茶环境的自然等论述,无~不体现出“和美”的自然法则。“和”还是规范人伦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价值尺度。

中国茶对于“和”的精神,主要表现在敬茶、以礼待人。通过饮茶、敬茶,形成茶礼、茶艺、茶宴、茶俗和茶文学等多种表现形式。

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表德。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礼节。这种习俗和礼节成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以和谐、和睦、和平为基本原则,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平衡。

在这纷繁、浮躁的世俗生活中,饮一杯好茶,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亦是一种“和”。在茶道中取体悟、修行,不断地升华自我,净化心灵,须弥一杯茶,修尽天下身

总之,茶作为大自然的产物,深得自然的秉性。钟灵毓秀,造就优良茶德。茶性俭,苦而后甘,它的俭朴、清淡、和静、健身的秉性,恰与中国人崇尚先苦后甜,温和谦逊,宁静淡泊,恪守本分的思想相吻合,深得人们的喜爱。

欢迎关注【地道茶】,了解更多茶知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信阳毛尖_毛尖的功效与作用-信阳毛尖网 - -【信阳毛尖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angmaojiantea.com/310475.html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