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知识 / 大红袍制作工艺流程(大红袍茶是怎么炒制的)

大红袍制作工艺流程(大红袍茶是怎么炒制的)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大红袍制作工艺流程和大红袍茶是怎么炒制的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大红袍制作工艺流程以及大红袍茶是怎么炒制的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大红袍复焙火时间温度
  2. 大红袍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3. 大红袍炸到什么程度
  4. 大红袍茶是怎么炒制的

大红袍复焙火时间温度

大概温度80~85℃。

复烘是采用低温慢焙,使岩茶香味慢慢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

一般用足火温度80~85℃,摊叶量1.5千克毛火叶,一般15分钟左右翻拌一次。火温逐渐下降,焙至足干,然后进入“吃火”工序。

大红袍制作技艺的各个环节都有独到之处,对岩茶品质都起作用,其烘焙方法也是重要一环。

大红袍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大红袍栽培技术规范

三、栽培技术规范

(一)选种

1、选择采种母树:选择的母树必须是生长健壮、结实多、丰产稳产、品质优良、无病虫害的盛果树,一般为10~15年生树。

2、采种:当果实外皮全部呈深红色,种皮变为蓝黑色、有光亮时即可采收。一般为8月上旬采种。

采回后将花椒薄薄地摊放一层进行晾晒。当果皮开裂后轻轻地用木棍敲击收取种子,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阴干以备育苗。

(二)育苗

1、播种时间:10月上、中旬至土壤封冻前进行。种子在土壤中越冬,既起到催芽作用又免除了越冬时的种子贮藏工序,而且比春播出苗整齐,并提早出苗10~15天。

2、播种方法:在整好的畦子内(畦宽1m、长5~10m),将经过水选的种子均匀地撒在畦面上,然后覆细土1cm厚,再盖秸秆等物保持苗床湿润,出苗后再揭去。每亩播精选的种子30kg左右。

3、苗期管理:出苗后要及时进行除草,严防草荒以利幼苗生长。当苗高达4~5cm,有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苗高10cm左右时进行定苗,每亩约留苗3万株。

苗期要及时灌水,结合灌水每亩撒施尿素5~10kg,生长后期要控肥、控水。雨水过多苗子疯长时要进行化控,以利木质化和安全越冬。

(三)栽植

1、栽植密度:

(1)梯田地埂和田边单行栽植时,株距为3~4m。

(2)整片栽植,每亩50~80株,株行距采用3×4m,3×3.5m,2.5×4m。

(3)生态经济林栽植,每亩110株,株行距为2×3m。

2、栽植时间:

(1)秋冬季栽植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并注意培土防冻。

(2)春季栽植:土壤解冻后至发芽前进行。

(四)管理

1、整形修剪:以主干开心形为主要丰产树形。该树形充分利用了花椒树的生物学特性,具有成形快、结果早、通风透光、抗病虫害、产量高等优点。定植后在距地表30~40cm有饱满芽处定干。第二年对选留的3~4个主枝,采用拉、别等方法开张角度,再疏除原留辅养枝。第三年春对50cm以上的枝条剪截1/3,即形成多量花芽。

2、合理施肥:

(1)基肥:时间以采椒后的秋季施基肥为最佳。

(2)追肥:一年中一般追肥二次。

第一次在萌芽现蕾前以氮肥为主并适当配合磷肥。

第二次在5月底至6月初以磷、钾肥为主。

(3)施肥

大红袍炸到什么程度

1炸的程度视具体制作方式和烹饪技巧而定,难以确定一个具体的程度。2对于大红袍这种质量较高的茶叶来说,炸的程度要轻柔一些,以免影响茶叶口感和香气。3如果炸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其他的花草等调味料,还可以赋予茶叶更多的风味,提升茶叶的品质。

大红袍茶是怎么炒制的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茶文化艺术之乡,拥有适宜茶叶生长的气候、土壤和自然环境。武夷岩茶(大红袍)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分布在武夷山市10个乡镇,面积达10万亩,其传统制作技艺及习俗主要分布在星村、武夷、兴田、洋庄、吴屯等乡镇。作为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源于明末,成于清初。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流程共有10道工序,即采摘、萎凋、做青、双炒双揉、初焙、扬簸晾索及拣剔、复焙、团包和补火等。武夷岩茶(大红袍)既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又独具“岩骨花香”的乌龙茶神韵。

OK,关于大红袍制作工艺流程和大红袍茶是怎么炒制的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信阳毛尖_毛尖的功效与作用-信阳毛尖网 - -【信阳毛尖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angmaojiantea.com/27153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