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内基曾经说过:“赢得争论的唯一方法就是避免争论。”争论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争论。
因为争论没有真正的胜利者,在浪费时间、消耗情感的同时,只会让彼此更加坚定自己的立场。
然而,人与生俱来的求胜欲,让我们总是陷入争论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最终我发现,不争吵是一个人骨子里的修养。
1.不要与不同层次的人争论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正在门前扫落叶。突然,一个人走过来问他:“你是孔子的弟子吗?”孔子的学生点头同意。
那人又说道:“你既是孔子的学生,应该很有学识。我问你一个问题,一年有几个季节?”
孔子的学生脱口而出:“当然是四时了。”
男人摇头道:“不,一年只有三个季节。”
于是,两人就一年有多少个季节争论了很长时间。
这时,孔子走了过来。
那人又问孔子:“一年有多少个季节?”
孔子肯定地回答:“老师说得对,一年有三个季节。”
于是,男子心满意足地走了。
孔子的学生们很困惑。明明一年有四个季节,老师为什么要谎称三个季节呢?
孔子笑着说:
“你没看到那个人全身都是绿色的吗?他的蚱蜢变成了一个人。
蝈蝈春天生,秋天死,所以根本不经历四个季节。你跟他争论四季不是浪费时间吗? ”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三季人”,他们的认知与你不在一个层次。如果一味的争输赢,不但无法说服他,还会消耗自己。
正如村上春树在他的著作《世界的尽头与严峻的仙境》中所说:
“世界上有一种悲伤是无法流泪的,这种悲伤是无法向人们解释的,即使你解释了,人们也会忽视。”
它永远不会改变,就像无风的夜晚的雪花静静地沉积在我的心里。 ”
你要清楚,你和什么样的人争论,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来说,最好的发声方式不是争论或解释,而是做自己,用结果解释问题。
2.不要与无关的人争吵
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喜欢干涉别人的生活,评论我们不习惯的事情:
我快三十岁了,别着急找对象,女人年纪大了容易贬值;
你的孩子四五岁了,你可以生二胎了。如果现在不想要二胎,以后肯定会后悔;
女孩子学历这么高干什么,读的书越多,就越难嫁人!
没有不偷东西的猫。男人偶尔出轨,他还能忍受,只要他知道就可以回家。
人饮水快乐,冷暖自知。子非鱼,怎知鱼之乐;孩子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苦?
既然你都不知道,怎么能评论别人的事情呢?
有人说,人生最重要的8个词是“None of your stuff”和“None of my stuff”。这八个字可以解决你80%的烦恼。
这话听上去似乎是一句快话,但仔细想想,这又何尝不是事实呢?
如果你每天都要一次又一次地和别人解释、争论,那么你的时间就会在这些争论中悄然流逝,你的好心情也会逐渐被这些争论所腐蚀。
换个角度想一想,这些“好老师”的人其实对你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深刻认识到无论你如何努力,你都不可能也不需要被所有人喜欢。
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你解释。
3.不要与最亲近的人争吵
有一次参加闺蜜聚会,大家谈论自己的近况时,已婚的朋友都抱怨结婚的丈夫不同意自己的观点,渠道不同。
未婚朋友也“不甘示弱”,表示跟父母住在一起,上一代人的“旧观念”真是迂腐。
工作已经很累了,回到家还要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和父母吵架,真是累死了。
但他们没有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处事方式、做人原则、生活习惯。他们到哪里才能找到和你一模一样的人呢?
如果你想争论,生活中到处都可以争论。
这么大,买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地段或者价格,以及是否要养一两个孩子;
这么小,出门一会就关空调,牙膏是从前面挤还是从后面挤……
其实,所谓幸福的家庭,并不是三观一致,也不是渠道相同,而是懂得让步。
家不是理性的地方,而是爱的地方。在一个家庭里,任何争吵都没有真正的赢家。
有时候即使你占了上风,也能让对方冷漠无情,所以你赢了理智,输了情感。
人生没有那么多的是非,没有那么多非黑即白,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何必红着脸打架,何必拼死拼活。
如果你争论,你就会两败俱伤;不争吵,就会成就幸福的家庭。
4、不争论是一个人根深蒂固的修养
在我看来,一个人的深层修养就是尊重别人与你的不同。
我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去过100多个国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高赞的一位回答说:“我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自然正确或绝对的政治正确,我可以接受别人的不同观点以及由此衍生的思维方式。”
学会换位思考、宽容,懂得与他人和解。一旦懂得了宽容与和解,你自然就不会再与别人争吵了。
当你与某人争论时,你的世界中心在别处。当你不与别人争论时,你就是你世界的中心。
不要争论,不要多说,这不是懦弱。
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看自己的风景,走自己的路,坚持自己的方向,了解别人的不同。
这也是一个人根深蒂固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