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知识 / 茶文化的经典句子,茶文化基础知识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的经典句子,茶文化基础知识中国茶文化

北宋时期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北宋文人热衷饮酒,精研茶艺,以茶为友。茶的生活已成为北宋文人理想的生活范式。他们是宋代茶文化的推动者和传播者。

作为北宋文人的代表人物,苏轼曾坦言自己“走遍万里半个世界”,对各地茶艺、茶俗十分熟悉。日常生活中,他终日不离手茶。苏轼作为一名茶鉴家,不仅爱喝茶,而且还善于品茶、炒茶、斗茶。他还着书立说,为后人留下了近百首与茶有关的诗篇。通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从小见大,梦回宋代,感受千年前的北宋茶文化。

一、北宋茶品

北宋名茶很多,苏轼经常提到“涧西茶”和“焦坑茶”。其中,苏轼尤其盛赞“涧西茶”。喜茶的优美代言,已成为千古传唱的经典诗句。 “天下最好的茶是建的,北苑是建最多的”。北元之地,曰西东野部。可见,宋代生活在苏轼,以煎茶最为著名,但唐代陆羽在《茶经》一书中却没有提及建安茶,足见煎茶才是最有名的。北宋茶坛新宠。

唐代裴文在《茶说》中也提到,唐代茶品甚多,以谷竹、祁阳、蒙山为首。可见当时茶国的建立尚未凸显。北宋时期,茶树种植中心南移至闽南岭南地区以南,贡茶基地也从古渚转移至建州,北苑成为新的贡茶基地。北宋宋子安在《东西茶试录》中详细描述了北苑独特的地理环境:

“初建七闽,山水奇特,险峻蜿蜒,绝如瓯。将筑成,峰峦秀秀,相拥而立。此间,钟声灵动。”山清水秀,实乃山清水秀之地。筑茶,为天下第一,气,山水之灵,为天下第一。”

作为北宋的贡茶,龙凤团茶是最名贵的煎茶。 “本朝之盛,一年建溪贡,龙凤糕名满天下。”龙凤团茶是一种印有龙凤图案的饼茶。庆历年间,蔡襄筑“小龙团”进阶,比“大龙团”更胜一筹。欧阳修曾说:“因南郊斋戒,中书、枢密院各赐一饼,分于四人”,使当时的王公贵族感叹“黄金是金”。得之易,龙难求”。

苏轼诗文中,有大量“龙群赐茶”和“小龙屡试不爽”的说法,其中“龙群”、“小龙”都是北苑贡茶:龙凤群茶。苏轼对龙凤团茶赞叹不已,“师傅让我稍后注意,我先给你上一帮八饼茶。”苏轼很幸运,派发了“头岗巴冰茶”。 “福建贡茶,每一个提纲都是先进的。国潮故事:组茶的第一提纲是分发给近臣的,普通人没有福气品尝它。

2、北宋茶艺

如果非要按照当今茶叶的分类来看待北宋茶,那么主流茶应该是蒸青、磨青茶,其中多为春茶,以芽为顶。北苑贡茶代表了北宋茶叶生产的最高水平。从茶叶的采摘、分选,到蒸煮、研磨等工序,要求极其严格。这在《东西茶试录》、《北苑拾遗》等茶书中有详细记载,充分说明龙凤团茶代表了当时中国茶的最高成就。苏轼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这一点。他的茶诗《送周安如茶》详细描述了宋代人们采茶、泡茶、煮茶、品茶的真实场景:

听说早春的时候,我带着猪去楚虚。雷霆未断花蕾,采摘未满。

阳光明媚的日子,空荡荡的屋子敞开着,石头碎了,浅绿色。永日遇闲客,乳泉送新香。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宋茶有两种,即片茶和散茶。散茶,北宋时又称“草茶”,一般只有蒸、烘两道工序。对于切片茶来说,泡茶工艺更为复杂。一般需要经过蒸、磨、烤等步骤。尤其是研磨最为细腻、独特,这是宋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关键。

先看蒸青。从苏轼的诗“胜蒸玉泉,芳芳怎能一夜不散”可见一斑。可见,采摘下来的茶叶必须快速清洗干净,蒸青,当天就完成。宋茶属于蒸青绿茶,所以应该是确定的。蒸的过程中,火候很重要,不能煮得太熟,也不能煮得太熟。 《北苑别录》云:“蒸有过熟、未熟的危险,熟过则色黄而味淡,未熟则色青而易沉,它会有植物的气味。只是在得到它的过程中。”党爷。”蒸完后,就进入糊程序了。

研磨是将茶叶充分压榨、研磨的过程。首先,将蒸好的茶叶进行充分压榨,除去茶叶中多余的水分。将压榨好的茶叶放入陶碗中,用木杵反复捣碎,不断研磨,直至完全除去茶叶中的苦味成分。据《北苑别录》记载,制作顶级贡茶“龙团胜雪”、“白茶”时,需反复研磨16次。最后将磨好的茶泥打牢,用热水冲洗干净,揉匀,放入模具中,压成茶砖。

宋茶的研贴不仅使宋茶有别于其他茶,而且使斗茶、分茶成为可能,将饮茶提升为茶艺。粘贴完成后,就到了烘烤的时间了。炒茶是宋代泡茶的最后一道工序。在唐代的烘焙基础上,更加复杂、精致。据黄如《品茶要领录》记载:

“老公的茶是用芽叶放在模子里泡出来的,出模后放在炉子上烘烤,用火烧透,即盖上灰,倒空,烧热” ”。

由于宋茶砖小、致密,且烘焙时间长,往往有炭味。为此,北苑贡茶采用了异常复杂的烘焙工艺。烘烤次数视茶砖的厚度而定,少则十几次,多则七八次。面对如此复杂的皇家烘焙工艺,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北园茶厂被尊称为“皇家烘焙”和“龙烘焙”,以区别于民间的“外烘焙”和“私人烘焙”。

3、北宋茶具

苏轼在诗中提到了北宋采茶、泡茶、点茶时使用的各种茶具,如“筷笼匀繁”、“石碎淡绿”、“大杓藏月回春“瓮”等诗中的“筷笼”、“石磨”、“杓”都是茶具,陆羽在《经》中提到的茶具就有24种。蔡襄在《茶录》中主要介绍了烘茶、茶笼、茶磨、茶络、茶勺等茶具,这些茶具在苏轼的诗中经常有所体现。

苏轼所说的“片”就是采茶时使用的工具,“携谏楚须”的形象描述了采茶的情景。 “籝”是采茶时使用的背篓。宋代人采茶时多携带茶篮,但更讲究采摘相对娇嫩的芽叶。 《品茶要领》中说:

“采摘良品的人往往在黎明时分冲进云雾里,或者把盆里的新泉挂在胸前,要想新鲜就必须扔进去。”

这说明宋代人们采茶,除了常用的茶篮外,还有盛满泉水的茶壶,这样可以将新芽投入流水中,保存茶芽的新鲜度。北宋时期,茶已成为普通百姓不可或缺的日常饮品,茶厂应运而生。同时,宋人颇为热衷的点茶、斗茶、分茶等茶艺活动,也促进了磨茶的盛行。宋代人想要喝一杯精致的茶汤,细腻均匀的茶粉是基础。只有极细的茶粉,点茶时才容易形成泡沫,就变成了云雾缭绕的风景。唯一能够完成这项重任的人就是茶磨,它是用石头制成的。

苏轼诗文中常用“子盏”、“子碗”来代称茶杯。这些茶杯都是北宋时期的精品,即建盏。建盏产于建州,因其颜色黑紫,又名“五泥建”、“紫建”。北宋时期,江西景德镇和浙江龙泉的青瓷茶具精美,但以建州黑瓷最为流行,尤其是兔子茶壶。传播到日本。

4、北宋茶艺

中国茶文化发展到北宋时期可以说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些茶道活动在苏轼的诗中都有体现。苏轼对“清泉”的青睐,也应该与北宋时期风靡一时的斗茶风气有关。据史料记载,唐末建瓯茶乡就出现了“斗茶”活动,又称“茶战”:建设者以斗茶为“茶战”。

北宋时期,由于北苑贡茶的兴起,斗茶之风日渐盛行。经丁伟、蔡祥倡导,很快发展成为一项品茶、茶艺比武的盛会。集棋、书、画、诗、花香为一体的茶艺,充分展现了文图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

宋代人争茶,以“新”茶叶为重,以“活”水为重,以“白”汤色为佳,以“持久”水痕为佳。全磨宋茶汤色“纯白为上,青花次之,灰白次之,黄白次之”。同时,斗茶还得看你是否“咬杯”。如果茶粉磨得很细,汤花拍打、搅拌得当,汤花就不会久散,这就是所谓的“咬杯”,否则汤花就会很快消散,露出水痕。斗茶时,早出水痕者为败,晚出者为胜。因此,出现了“沙溪北苑强,水就行,谁先战”的激烈战斗场面。

与“斗茶”相比,“趣茶”更出神入化。宋代茶书《教名录》对“配茶”的描述如下:

茶盛至唐代,近代有人在汤中携带匕首,将汤中的水脉制成物体,属动物、昆虫、鱼类、花草属。它精致如画,但转眼间就消失了,这就是茶的变化,当时的人们称之为茶“白溪”。

“茶白溪”的意思是“分发茶”。苏轼在诗前的“引言”中说:“南平钱先生善茶,苏轼因环境完美而欣赏蔡襄的墨迹、米芾的杯面山水。“分茶”,这种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茶艺活动,使品茶成为一种集技巧、审美、理性于一体的高雅活动。

5、北宋的茶趣

茶,一旦与文人墨客见面,就有了几分优雅和品味。烧香、弹琴、绘画、吟诗,无一不是有思想、有诗意。因为茶的清净本性与读书人的俭朴本性很契合。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为用,味寒,为饮,最宜俭朴之人。”茶汤清澈、端正、平和,体现出朴素淡泊的本性。文人更喜欢喝茶,在茶的色、香、味、形上追求超然的精神和自由的个性。

文人墨客将饮茶推崇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个性追求,在饮茶中体味个体生活的自然、自我满足和自由。喝茶简单又节俭。与浓酒相比,茶更能表现出平静、平和、自然。文人雅士都喜欢用茶来宴饮。

北宋时期,儒、道、佛三教在融合与排斥中逐渐走向统一。论内心的精神挖掘,宋朝可以说超越了任何一个时代。清远优雅与趣味的结合。苏轼道:“客客皆迎,鼎手自洁。”苏轼最喜欢在泉边喝茶,取水煮茶,真是雅致。茶与泉自古以来就息息相关。苏轼在泉边煮茶,已经超越了简单的饮用功能,而是让自己的情怀与任性在山水林泉间洒脱自在。

钱穆曾说过:“中国宋代以后,大多数人都走上了生活享受和生活体验的道路,在日常生活中寻求一种富有生活哲学的幸福和安慰。”生活态度,普遍向往精神层面的绝对自由,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追求个性化和乐趣。北宋的文人官僚更善于把平凡的生活变成艺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北宋文人在品茶、饮酒、赏花、植竹等平常事物中,表现出一种优雅、悠闲的情趣。苏轼的人生范式颇具代表性:“雪沫乳花浮午杯,何首乌芽蒿笋试春盘。人间有一种滋味是清欢。”在苏轼眼里,一杯下午茶,一盘春菜,很简单。说到幸福,我不禁发出了“人间的滋味就是幸福”的感慨。

概括

苏轼对茶的喜爱,正如北宋文人对琴棋书画、草木山水的喜爱一样。他旨在在平凡平凡的生活中品味生命的真谛,探索存在的奥秘。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一窥北宋的茶文化,看到北宋文人的追求。 “人间有欢乐”,一首诗形象地描述了苏轼对生活的追求,诗书画酒茶,怀着一种崇高的生活追求,生活中欢乐无处不在。

参考:

《茶经》,作者:陆羽

《苏轼诗集》,作者:苏轼

《新国史论》,作者:钱穆

《中国茶书全集》,作者:方健

《苏轼传》,作者:林语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信阳毛尖_毛尖的功效与作用-信阳毛尖网 - -【信阳毛尖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angmaojiantea.com/2099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