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佛茶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普陀僧人就在寺庙周围开辟山地为茶园,由僧人种植、采摘,用来礼佛、招待宾客。明代史书有记载,清代被列为贡品。 1915年在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获二等奖。
经过当地山僧和居民的精心培育,佛茶以其独特的风味而闻名。 1984年荣获浙江省名茶称号。 1998年10月荣获“中华文化名茶”银奖。中国茶文化与佛教文化完美结合的杰作。
普陀佛茶历史悠久
关于普陀佛茶还有一个有趣的典故:相传唐朝时期,日本高僧惠娥来中国求学,朝拜五台山时得了一尊观音佛像。随后,他带着观音佛像乘船返回中国。当他经过普陀山东侧的新罗礁时,海面上突然出现了数百朵铁莲花,挡住了船的去路。
慧鹮和尚明白观世音菩萨不愿意离开中国,于是他说:“如果我们国家的众生都没有机会见到佛陀,我们就应该按照自己的愿望建一座佛堂。”慧娥遂登船在此建庙,塑观世音菩萨像。从此,普陀山成为供奉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俗称“南海”。
山上寺庙众多,有普济寺、法雨寺、长胜寺、盘陀寺、灵石寺等。山上的土地归寺庙所有,茶叶由僧人采摘加工,也是僧人敬佛敬客之物,故称“佛茶”。
据《普陀罗嘉志》记载:“清光绪年间被列为贡品”。 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二等奖”。经过当地山僧和居民的精心栽培,佛教茶以其独特的风味而闻名。新中国成立后,茶园不断扩大,建立了茶场。 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江苏碧螺春技术生产弧形茶,命名为“普陀佛茶”。
1980年后,开始正式对外销售。 1981年,在首届浙江名茶评比中被列为浙江省八种地方名茶之一。 1984年荣获浙江名茶称号。 “名、特、优、新”产品“金鹰奖”。
普陀特产有限公司在开发建设“有机茶园”的同时,引进了名优茶叶生产机械,改进了“普陀佛茶”的加工工艺,使“普陀佛茶”的内在品质和外观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此基础上,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参与国内外茶文化交流和博览会,扩大“普陀佛茶”的影响力。经过不懈努力,入选的“普陀佛茶”于1998年荣获“中国文化名茶”称号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国际茶文化博览会组委会二等奖1999年获“中国茶杯”全国名茶大赛二等奖,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国际茶文化博览会组委会颁发的“国际名茶”金奖。 2000年6月,“普陀佛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并陈列于全国名茶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