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叶贸易作用是什么,中国古代茶叶贸易的影响

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如果说前六样是做饭的必备品,那么将茶与生活必需品相比较,可见中国人对茶的痴迷。

中国人的饮茶方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许多复杂的规则。封建社会成熟后,茶也成为影响当时经济的积极因素。古代茶叶专卖制度的演变恰恰证明了这一现象。

中国人喝茶,起源于远古时代。相传神农在品尝百草时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春秋战国以后,商品经济萌芽萌芽,许多商人看到了茶叶的巨大商机,于是茶叶逐渐传播开来。

据顾炎武《日知录》记载:“自秦人取蜀以来,已有饮茶之事”。可见,在先秦时期,饮茶之风就已形成。

一、茶叶专卖制度的由来

茶叶虽然历史悠久,但真正有能力影响经济还是在唐中期之后。在此之前,品茶虽盛行,但仍仅限于上层贵族和少数士大夫。

直到唐代,茶才进入寻常百姓家,并逐渐流行于全国各行各业。

唐代杨华在《山府敬守录》中提到:“古时不食茶,自晋宋以来,吴人采其叶,煮为茶粥。开元至天宝之间,有少许茶。”茶。至德多历,建中后盛矣。”

《饭夫手册》

唐朝中后期,被誉为“茶圣”的陆羽经过多年研究,编撰了《茶经》,故“饮茶而利天下”。茶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这意味着它的受众群体在不断扩大。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人们在闲暇之余,都养成了饮茶的乐趣,以陶冶情操。

现在茶叶有了市场,自然就能带动商品经济。由此,茶税成为唐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但茶叶带来的利润和市场如此巨大,统治者不得不效仿古代盐铁专卖制度,对茶叶实行专卖制度。

盐铁专卖制度理论形成于战国时期,由著名“理财专家”管仲提出。齐王听取了他的意见后,将盐、铁两大产业收归国有,由政府调拨和出售,最终带动了齐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到了汉代,汉朝统治者将酒纳入专卖制度;而到了唐代,茶叶和盐、铁、酒一样,被宫廷垄断,成为宫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茶圣陆羽谈茶

二、茶叶专卖制度的演变

唐代茶普及后,朝廷对其征税,往往直接向茶产地和茶商征收,“十税之一”。即便如此,当时的茶叶税一年已经达到10万官,基本相当于盐的利润。

因此,唐文宗时期,盐铁使王崖向朝廷建议茶叶“国有化”,实行专卖制度。 《新唐书食货志》记载:“此后,王崖审二使,质问茶使,迁民茶树于官场,焚其旧积,引起天下大怨。”

茶叶完全由政府种植、政府制造、政府销售,这不仅导致茶园过程中问题频发,也直接导致茶叶市场的低迷。这样一来,虽然朝廷扩大了茶叶的税收,但也直接破坏了茶叶市场的稳定。于是,晚唐统治者不得不下旨废除茶叶专卖制度。

尽管如此,唐朝统治者仍然不允许私人茶叶贸易。为此,政府还专门组建了茶叶走私“检查大队”。唐律中还有一条规定:走私茶叶三次,累计超过三百斤的,应判处死刑。

唐代宫女坐在长桌上喝茶

即使是种茶的茶农,也不允许私自出售茶叶,违者超过100斤的,将受到棍棒处罚。至于那些有组织的走私部队,“茶虽少,皆死”。

宋代人民在唐代茶叶专卖制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完善和优化。当时,朝廷在全国设立了6个货物管理机构和13个茶园。

政府将出面为茶农提供种植费用。每年新茶上市后,茶农都会将相当一部分茶叶交给政府统一收购。政府统计完一年的茶叶数量后,会向茶商出售茶叶行情或茶券,而茶商要想到茶园“提货”就必须有茶叶行情。

由上可见,政府在茶叶销售过程中充当了“二级经销商”的角色。他们控制着全国的茶叶产区,以较低的价格从农民手中收购茶叶,然后以较高的价格卖给茶商。通过赚取差价,他们赚取了大量的利润。

宋朝经济发达,茶叶专卖带来的财政收入非常可观。但到了北宋仁宗嘉佑年间,茶叶专卖制度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由于茶叶利润巨大,负责茶叶专卖的官员从中谋取私利。他们对茶农压低价格,对茶商提高价格。

古代人斗茶

如此一来,茶叶的种植和茶农的积极性都受到了一定的打击。

一方面,茶叶品质和产量逐年下降,对茶叶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产量下降、成本上升,茶商也相应提高了茶叶售价。

茶叶带来的经济效益大不如前,政府不得不完善茶叶专卖制度,出台新的贸易法。当时的规定是:茶农可以直接与茶商进行交易,以质量定价格,但也允许议价。茶农、茶商积极性显着提高,茶叶市场逐步恢复繁荣稳定。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政府实行销控法,平均每年可获利109万贯;商法实施后,年均利润可达117万元。

此外,在茶叶走私方面,宋朝也继承了唐朝的严格法律。据《通考》记载:“民茶不征税,官知买之;敢藏而不送官,敢私私贩者,没收”。必受刑罚。而持棍交易易,拘捕诉讼者,皆死。”

值得一提的是,唐宋时期兴起的茶叶市场,不仅有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也让古代统治者在与边境游牧民族的交往中掌握了主动权。唐代丝绸之路上,茶叶是输往西域各国的重要饮品。

古代丝绸之路

经过唐、宋、明时期的不断发展,茶马贸易已成为官府与游牧民族贸易的主要内容。据《明史时代志》记载:“番人嗜乳酪,因病不能饮茶”。因此,唐宋以来,就一直实行以马换茶的方式。 \'

“彼茶有情,我有马强军”是茶马贸易的真实写照。为了获得茶叶,游牧民族甚至不惜利用战马这一稀缺资源进行贸易。因此,唐宋以后,茶叶的地位再次上升,成为相当珍贵的“战略物资”。

明朝初年,茶马贸易极为繁荣,有“汉中茶三百万斤,可得三万匹马”之说。汉中茶是指产于四川的茶。因其历史悠久、回味悠长而深受少数民族群众的喜爱。于是,“川晋两地皆设茶马司,接收巴茶,买卖马匹,颇为获利”。

弘治十七年(1504年),陕西马政杨一清在茶马贸易中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以900匹马为例,如果明朝廷直接购买,需花费7000多两白银;但如果先买茶叶,再用茶叶换同等数量的战马,银子也就一千五百两。可见茶马贸易给明朝廷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利益。

茶马古道

正因为如此,明代统治者对茶叶的管理也十分严格。明代的茶叶专卖制度不仅延续了唐宋时期的官销制度,规定茶叶交易必须使用“茶引”,而且对私卖茶叶的处罚也更加严厉。

所谓“将茶叶走私出境者斩首”,无论是普通走卒、边防军,甚至是皇帝的亲戚,一旦发现走私茶叶,都会立即入狱并处决。

洪武三十年(1398年),当朝女婿欧阳伦偷偷走私茶叶,并派数名私人将茶叶送出国门,因此遭到骚扰,尽管大官们都不敢不问。有房奴周宝哲尤恒’。

事情败露后,朱元璋闻言大怒:“国论茶,京城变马”。边境官员被嘲笑,走私者出境:但易红英的杂事使人坐享其利,而进入中国的人却很少,又为何控制士兵? ’于是判处欧阳伦、周豹等人死刑。尽管不少淮西贵族求饶,却未能改变朱元璋的初衷。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此外,明朝法院还规定,民间私自贩卖茶叶也是重罪。茶户的私人商贩将成为茶园的官员。

明朝中后期,朝廷财政压力逐渐紧张,于是在杨一清等人的建议下,明朝完善了茶叶专卖制度,主要是将传统的“官管”制度改为“茶业”制度。茶商”制度,从而刺激茶叶贸易的复兴。

茶商获得招商资格后,“从产茶地收购一斤茶叶,运到原茶马公司,按10的比例,卖掉60%的货物,40%的货”官员接受了检查。”尽管朝廷收取40%的利息,但许多茶商仍然因为茶马贸易的暴利而赚得盆满钵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信阳毛尖_毛尖的功效与作用-信阳毛尖网 - -【信阳毛尖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angmaojiantea.com/2048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