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源山茶油
主料是鱼生片,外搭茶油、盐粉、姜丝、蒜泥、芝麻、鱼腥草、炒饭粒、花生米等八种配料,所以又称“八宝鱼生”。 将鱼连肉带骨切成薄片后,与处理好的八宝配料均匀地捞在一起,搅拌均匀静置一会儿即可食用。
2. 河源高山茶油
河源茶油历史已有千年了,在乡下很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木头古法压榨的手工作坊
3. 河源油茶基地
湘林210油茶适合种植在国内的南方地区,比如湖北省鄂南、鄂西北;广东的韶关地区、梅州、河源地区等;贵州东部、重庆、陕西、海南、福建等等。
适合生长于弱酸性的土壤当中,山地、丘陵、旱地等地形都非常适合于种植。
4. 河池山茶油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油茶是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重要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其产品茶油主要成分是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85%以上,耐贮藏,不易酸败,,用茶油煎炸食品,颜色鲜黄,味香可口。油茶通过深加工可制取精炼茶油和高级天然化妆品;茶油麸饼及茶壳也可以进行加工利用,提高油茶的经济效益。
一、油茶良种
我区目前主要栽培物种有普通油茶、小果油茶、越南油茶等,其中普通油茶中的岑溪软枝油茶是公认的优良农家品种,并通过了国家良种审定,其比一般品种提早2~3年结果,产量高1~2倍。种后3~4年开花,第7年进入盛产期,每公顷产油达450kg以上。从其中选育出岑软2号、岑软3号两个无性系目前在生产上广为推广种植。另外还有广西林科院选育出的桂无1、2、3、4、5等多个优良无性系。
二、生长条件和生态特性
油茶为常绿树树种,适宜于各类土壤种植,甚至较贫瘠地也能正常生长。
油茶根系一般2月中旬开始活动,新梢快速生长之前的3~4月根系生长出现第一个高峰,9月出现第二个高峰,其根系具有强烈的趋水趋肥性和较强的愈合力和再生力。具有明显的顶端优势,叶芽萌动始于3月,而分化盛期在6~7月间。成年树的梢,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存,春梢是开花座果的枝条;花为两性花,主要靠昆虫传粉,花期10月中旬至12月下旬,11月为盛花期;异花授粉,盛开期的当天或第二天授粉受精的成果率最高。油茶果成熟期为19月,分寒露籽、霜降籽。有花果同期的“抱子怀胎”现象。
三、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1.造林地的选择
林地选择山地红壤、黄红壤地, PH值5~6.5;海拔高度,以100~500m;选择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林地坡向以南向、东向或东南向为好;以坡度以25度以下的中、下坡为宜。
2.整地
整地方法有全垦整地(坡度<15℃)、带状整地(坡度16~25℃)、块状整地(用于零星造林和“四旁”种植)。一般在造林前的3~4个月进行,并按60cm×60cm×50cm将栽植穴挖好,坎回表土基肥,每坎放250~500克磷肥和经沤制过的麸饼500~1000克。
3.造林方法
采用良种苗木上山造林。以植苗造林为主,采用1~2年生种无性系嫁接苗或1年生良种实生苗。一年生实生苗高20cm以上,二年生实生苗高40cm以上。需长途运输的苗木,应适当修剪主根和密集的枝叶,尽量多带宿土或黄泥浆根。
植苗造林季节主要根据各地气候条件、苗木培育情况而定,一般在2~4月份雨季或雨季的阴天或小雨天气造林为宜。造林密度可采用2.5×2.5m、2×2.5m和2×3m三种。植苗造林应做到“三埋一提三踩”的原则。平坡大穴,在栽植后要用松土将基茎部分堆成馒头形,防止雨季穴土沉积水,造成水渍死亡。苗木定植深度,以超过原圃地根际1~1.5cm为宜。
4.抚育管理
(1)幼林
幼树整形:造林后第三年,当树高70~80cm时,趁早春季节,在树杆四周选留数个强壮主枝,剪去病虫枝,适当修剪脚枝,修剪后要及时除萌。
中耕除草与施肥:造林的头3年每年春末夏初和秋季各中耕除草一次,第4~6年每年秋季中耕除草一次,每3年垦复深挖一次,以施氮肥为主,适施磷肥,春施速效肥,每株施尿素50~150克,冬施长效肥,每株施磷肥100~250克,并实行林粮间种,以种代管。
(2)成林
整形修剪。采取因树修剪、因枝作形、剪密留稀、去弱留强,大年轻剪、小年重剪的方法修剪,形成立体结果的圆头形和自然开心形树冠。
深挖垦复,改善土壤条件,提高通气保水性能。冬春深挖垦复,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蓄积水分,减少病虫害,促根伸展,增加产量。一般深20~25cm,科学的方法是“三年一大挖(深挖),一年一中耕”。垦复要防止水土流失,15o坡以下宜采用全垦,15o 坡以上宜带垦、穴垦、阶梯式垦复。
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油茶有“抱子怀胎”的特性,一年到头花果不离枝头,必须补充肥源,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及油茶生长结实情况,不同时期施用不同种类肥料。大年以磷钾肥为主,小年增施氮肥或复合肥。秋冬季以有机肥为主,春夏季以速效肥为主。盛果期主要施磷肥,适当施氮肥,每株施复合肥250克。
5.防治病虫害
必须贯彻“防重于治”,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搞好病虫测报工作,一旦发生病、虫害,及时采取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5. 河源市油茶行业协会
湘林具有丰产性能好,出油率较高,抗逆性强,适合丘陵和山区大面积推广。
适宜种植区域。(1)品种审定确定适宜种植范围:湖南全省各油茶产区,南方油茶中心产区,pH值为4.0-6.0的微酸性红黄壤的山地丘陵等旱地。(2)2017年国家林业局确定使用区域:湖南省油茶适生区;湖北省鄂南、鄂西南;广东省韶关地区,梅州、河源地区;重庆市油茶适生区;贵州东部、东南部油茶适生区、陕西、海南、福建等。
识别性状:树冠自然圆头形,树势旺盛,树形开张,枝叶繁茂,伸展性强,小枝灰白色,树干灰褐色。叶上斜着生,叶片窄小细长成椭圆形或 长椭圆形,叶中部最宽,叶尖渐尖,颜色中绿色,侧脉多为6对,较短,叶缘细锯齿,密度中等,叶基部楔形,长5.0-6.5cm,宽2.6-3.2cm,叶面光滑。抽梢较早。花期适中,通常于10月底至12月下旬开花,花白色,直径5.5-7.5cm,花瓣倒心形,6-7瓣。果实成熟期10月下旬,果球形或橘形,青黄色后变为红色,果面4条棱或3条棱,果顶凹缺、宿存,果径33-48mm,每500g果数15-30个,平均单果重25.38g,心室2-4个。
长林油茶
品种特性:长势旺,枝叶茂密;果桃形,青带红;叶宽卵形。6年生单株产果量5-6kg以上,每公顷产油可以超过525kg;盛产期每公顷产油可达900kg;干籽出仁率54%,干仁含油率46%;油酸含量83.09%,亚油酸含量7.07%。
适宜种植范围:浙江、江西、广西、福建、湖北油茶种植区。
主要鉴别特征:叶脉白色隆起。
岑溪软枝油茶2号品种,于2002年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油茶良种,良种编号为:国S-SC-CO-011-2002。
该油茶具有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抗性强、油质好等优点,一般种后3~4年有收成,7~8年就可进入丰产期,而且产量稳定,亩产茶油可达50公斤以上。岑溪软枝油茶造林后2年开花,3年结果,5年达产。
6. 广东河源龙川高山茶油
广东省龙川县细坳镇。 细坳镇位于龙川北部,属高寒山区,毗邻江西定南县,与本市和平县仅东江之隔,是两省四县边境交界处。总人口2.1万,辖区面积143平方公里。距离县城110公里。 全镇山峦重叠,山川秀丽,野猪嶂高达1300米,居全具第二高峰,而攀登金石嶂、珠氓嶂、火星嶂、仙居洞等山峰,也给人“周边似金盘,众山如明珠”的感觉。 细坳山高地陡、山多田少,全镇共有山林24.6万亩,耕地面积11636亩,森林覆盖率达86.28%,居全县之首,是全县林业资源最丰富的镇,为全县的木材、毛竹生产基地。树木种类多,主要有松、杉、柯、桐、樟、赤梨、枫等,还有不少受国家保护的珍贵品种,如香樟、水罗杉、红绸木、铁篱木、石斑木等。 矿产相当丰富。计有金矿、铁矿、水晶矿、稀土矿、银矿、麻石矿、锡铁矿等。水力资源也相当丰富,可开发量l万多干瓦,已经开发5000千瓦,目前建有大小水电站12座,其中1000千瓦以上的有3座。 特产有香菇、竹笋、茶叶、茶油、蝉花、蝉壳等。
7. 河源山茶油多少钱一斤
1056米
虎坑嶂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细坳镇,最高峰海拔1056米。距龙川县城106公里,北与江西省定南县毗邻,西与和平县隔江相望,地处两省三县边境交界处。
细坳镇素有赣入粤“第一镇”之称,盛产蝉花、蝉蛹、灵芝、香菇、木耳、笋干、蜂蜜、茶叶、茶油等特色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