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知识纪录片,茶具的区域设计图及讲解

紫碗盘龙: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陶器。始于宋代,盛于明清,一直流传至今。相传北宋大诗人苏轼在江苏宜兴独山讲学时喜饮茶。为了外出时煮茶,他曾烧制一把自己设计的梁式紫砂壶来试茶的味道。苏轼诗曰:“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蒲粟盘龙茶”,正是表达了诗人对紫砂茶具的欣赏。

据确切的文字记载,紫砂茶具创制于明朝正德年间。

今天的紫砂茶具,是用埋藏在江苏宜兴南部和毗邻的浙江长兴北部的一种特殊粘土制成的,即紫金泥。这种粘土含铁量大,可塑性好。适宜的烧成温度为1150摄氏度左右。优质的原料和自然的色泽,为烧制高品质的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质基础。

宜兴紫砂茶具以其风格多样、造型多变、文化品味浓郁而深受茶人喜爱,使其在古代茶具界独树一帜。

后人说紫砂茶具有三大特点,即泡茶不失味、贮藏不变色、遇热不易酸败。一般认为,一件好的紫砂茶具必须具备三美,即造型美、制作美和功能美。只有三者结合起来,才能称得上是完美的作品。

艺术鉴赏:竹木茶具

隋唐之前,饮茶在我国虽然逐渐普及,但属于粗放型饮茶。当时的饮茶器具除陶瓷外,多以竹、木制成。陆羽在《茶经》“四器”中列出的28种茶具,大部分都是竹木制成的。这种茶具来源广泛,制作方便,对茶叶无污染,对人体无害。自古以来,竹木茶具就深受茶友的欢迎。

但木制茶具的缺点也很明显:不能长期使用,不能长期保存。

竹茶具由内管和外套组成。内筒多为陶瓷茶具。这件夹克是由精选的竹子制成的。染色,然后根据茶具内管的形状和尺寸编织嵌合,使之成为整套茶具。

竹茶具不仅色泽和谐、美观大方,而且能保护内管,减少损坏;同时泡茶后不易烫手,富有艺术欣赏价值。很多人购买竹制茶具是为了装饰和收藏。

清澈透明:玻璃茶具

玻璃,古人称之为琉璃,用这种材质制作的茶具能给人一种色泽鲜艳、光彩夺目的感觉。

我国的玻璃制作技术虽然起步较早,但直到唐代,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以及西方玻璃器皿的不断传入,我国才开始制作釉面茶具。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僖宗供奉的素面淡黄釉茶碗、素面淡黄釉碟是正宗的中国釉茶具。虽然造型原始,纹饰简单,质地参杂,透明度较低,但说明我国釉面茶具早在唐代就已经开始,在当时是一件珍贵之物。

随着玻璃工业的兴起,玻璃茶具迅速兴起。这是因为玻璃质地透明,光泽耀眼,可塑性极强。因此用它制成的茶具造型多样,用途广泛。观察茶叶在热水中的起伏,姿态的生动,非常好。

坚固耐用:搪瓷茶具

搪瓷茶具以耐用、图案清新、轻便、耐腐蚀而著称。它起源于古埃及,后来传播到欧洲。今天使用的铸铁搪瓷始于19 世纪初的德国和奥地利。

珐琅工艺传入我国,大概是在元代。明朝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我国创造了景泰蓝茶具,一种珐琅镶嵌工艺品。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景泰蓝从宫廷流向民间。这可以说是我国搪瓷工业的开端。

我国真正开始生产搪瓷茶具是在本世纪初,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在众多的搪瓷茶具中,有仿瓷茶杯洁白细腻、光亮可与瓷器相媲美;网花茶杯饰有网布或彩色加网布,层次分明,艺术感强;鼓形茶杯、蝴蝶形茶杯;既能保温又方便携带的保温茶杯,能放置茶壶、茶杯的彩色搪瓷茶盘,受到不少茶友的欢迎。

搪瓷茶具导热快、散热快,杯身容易烫手。如果放在茶几上,会烫伤桌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信阳毛尖_毛尖的功效与作用-信阳毛尖网 - -【信阳毛尖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angmaojiantea.com/1923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