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平山茶油
历史悠久,风景秀丽蓝山隶属于湖南省永州市,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建县,名南平,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以境内“山岭重叠,荟蔚苍萃,浮空如蓝”而更名为蓝山。全县辖6个镇9个乡,其中少数民族乡6个,总人口35.5万,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蓝山是革命老区,近年来,相继获得全国土地执法模范县、全国农村(中级)电气化建设达标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全国“引智基地”县、全国侨联工作先进县等称号。 气候宜人,资源丰富 蓝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8℃。复杂的地质地貌、肥沃的土壤、温湿的气候,赋予了蓝山秀丽的山光水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霄塔凌云、滴水龙瀑布、板塘原始次森林以及奇美的地下溶洞等景点令人留连忘返。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叶苦茶、烤烟、金柑、茶油、黄花、楠竹及杉木闻名遐迩;境内有水杉、银杏、楠木、斑竹等38种珍稀植物,林间山溪有娃娃鱼、猕猴、猴面鹰、香獐等珍稀动物60余种。已探明铅、锌、铁、锰、铀、铜等矿藏24种,花岗石远景储量1亿立方米以上,黑土型锰铁矿远景储量达3亿吨,水能资源蕴藏达21万千瓦,已开发11.8万千瓦。
2. 广南山茶油
瑶族是我国人口超过一百万的15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6省区的130多个县市。广西瑶族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61%,湖南次之,云南再次之。“大分散,小集中”是瑶族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云南瑶族人口占全国瑶族人口的10.37%,一半以上分布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 麻栗坡、马关、广南4县较多。此外,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屏边、金平、河口等县,西双版纳州的勐腊县,思茅地区的景东、江城、墨江等县均有分布。
文化民俗 1、服饰 瑶族服饰因支系和地域不同而有差异,但通常都喜穿黑色和深蓝色衣服,布料自织自染,自己刺绣挑花。 瑶族男女喜蓄长发。妇女头饰很讲究,椎髻插簪,佩戴银花。银牌、银串珠,耳环、手镯、戒指等银饰品,各支系或同一支系中妇女的头饰也不尽相同,有的头竖顶板,有的戴尖幅,有的戴竹壳等。云南文山“蓝靛瑶”妇女,头戴的银雀、银花、银珠、银铃等银饰及银链、项圈等,至少有3--5斤重。富宁县的“顶板瑶”,妇女剃发,包头帕。有的地区瑶族妇女头戴一种高耸支架,上蒙黑布,下垂红色缨络的腊角帽子。“红头瑶”则以“冠红巾”为饰。瑶族男子一般蓄发盘髻,以红布或青布包头。 瑶族妇女服饰花样繁多,蓝靛瑶着青黑布衣裤,衣长过膝,以红白色镶边,有前后裙。云南邱北、红河一带的“红头瑶”,有的上穿无领短衣,束腰带,下穿青色碎花白边褶裙。有的穿长可掩膝,袖口宽大,胸围、袖口皆刺绣花纹和边镶浅蓝色的衣服。有的只镶衣边,裤子一律青色,长短不尽相同;有的在裤脚上部刺绣花纹。富宁县一带的瑶族妇女多数上着青黑布无领斜襟长袖衣,袖口镶蓝黑白布边,外套蓝色或白色小垫肩,垫肩接胸襟,胸襟上钉密钮扣并绣横排花纹,下着裙或长裤,裙边裤脚镶红色布边,围黑布腰巾,裹绑腿。 瑶族男子服饰较朴素,一般着布扣对襟长袖衣,领边袖边常以挑花图案装饰,衣外多套无领白布褂,打绑腿。 瑶族妇女的装束有未婚、订婚、已婚之别。其标志有三,一是绣花鞋。未婚绣红花,订婚绣黄花,已婚绣白花。二是头帕三条线,红色未婚,黄色订婚,白色已婚。三是头帕上刺绣的16朵花,红色未婚,黄色订婚,白色已婚。 回页首
2、饮食 狩猎是古代瑶族先民的集体劳动,猎物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源之一。随着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瑶族掌握了栽培技术后,大米、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成为瑶族的主食。瑶族的副食分素菜、荤菜两类,素食除自家栽培的蔬菜外,还有野生的蕨菜、竹笋、魔芋、香姑、木耳、松茹等。荤菜除饲养的猪、牛、羊、鸡、鸭、鹅等家禽家畜外,猎取到的黄、野猪、山鼠、鸟类等也是瑶族日常生活的主要肉食品。 瑶族地区有许多风味小吃,不同的风味小吃又往往与当地的风俗相联系,如“青精饭”是古代祭社时的供品。也是节日互相馈赠的礼品,一般采用枫木煮水沧染糯米后,蒸制而成,色美味香。鸟酢是瑶族别具风味的佳肴,是用一种叫“雪鸟”的候鸟肉腌制而成。腌制方法是将炒黄的大米磨成粉,加食盐后填入雪鸟肚里,放入瓦坛密封腌制一年以上为佳品,酢肉咸里带香,腌制5年以上的鸟酢汤,是医治痢疾的特效药。“打油茶”是瑶族地区普遍盛行的一种饮食习俗。以茶叶、大米、茶油为主要原料。制作时,先将大米炒焦,放入茶叶、油、盐、再加入姜、蒜、葱,加入开不煮片刻即成,风味独特,瑶家常以此款待客人。“涝糟酒”俗称“米汁酒”,是瑶族传统食品,用糯米饭加自制酒药沤制而成。清晨上山劳动,通常用绿叶包一包涝糟酒,午餐食用。瑶家也常以酒代茶待客,客人必须连饮三碗,否则被认为失礼。猪血香肠,营养丰富,有强身功效,也是瑶族传统食品之一。 瑶族有简朴的习俗,红白喜事,历来从简,宴席以蔬菜、豆腐之类为主,肉食仅一碗肥肉。据说,此俗是遵循先祖盘瓠勤俭的教侮。 回页首
3、建筑 历史上瑶族迁徙频繁,住房十分简陋。据宋代典籍记载:“山瑶穴居野外,虽有屋以庇风雨,不过是剪茅叉木而已”。住房多为“人字寮”棚舍。甚至居山洞,人畜同室,以后,竹、茅、瓦屋逐步代替“人字寮”直到近代,随着经济发展,居住才相对稳定。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少数瑶族地区出现了“小洋楼”,但竹木结构、土木结构、干栏结构、砖瓦结构等不同类型结构的房屋,仍是瑶族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 竹木结构住房 山区“勉”族系瑶族多居此房舍。房屋以木头为柱,竹片为墙,屋顶加盖茅草或竹瓦。一栋三间,中为厅,两侧前为火塘,后为卧室,房前屋后搭有洗澡棚、猪圈牛栏、晒粮食衣物的晒楼。 干栏区住房 自称“布努”的瑶族多住此种房舍。屋分两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家畜或放置农具。上层正中为厅,左右为卧房,卧房外伸出的小房为碓房、厨房、存放粮食的房屋多建于屋外或村外空旷处。 砖瓦结构住房 自称“拉珈”的族多住此屋。房舍狭长,内分大厅、中厅、后厅三层。猪圈、鸡舍置于大厅旁,大厅正中有敬祖神台。大门高耸,左或右上方建有吊楼,屋檐下绘制有彩图。 瑶族的土木结构房舍,形式与汉、壮民居建筑基本相同。 瑶族建房,一般是亲帮亲,邻帮邻,建房之家则以便饭相待,竣工时,款待酒肉以致谢意。动土须择吉日,房屋座向按阴阳五行择定,并先祭鲁班神,乔迁新居时,必举行祭祀,仪式十分隆重,先请师公择定黄道吉日,有固定的入房程序,在祝贺的亲友帮助下,以一把火开道,然后依次提水、抬米、拿碗筷、锅、搬被盖。进屋时,开始放鞭炮,这时师公设坛敬请诸神、祖先,唱请神曲,《盘王歌》祝贺房主吉祥平安。歌舞能霄达旦,异常热闹。 回页首
4、婚姻家庭 瑶族历史上也曾经历过群婚、血缘婚、对偶婚各个阶段,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婚姻礼俗。 瑶族头饰的变化,是男女青年成年的标志。男孩女孩到了15、6岁,便取下花帽开始包头帕,表示已经成年,可以寻偶。男子成年要行成年礼,即度戒。度戒须择吉日,请好度师,修搭巫台。度戒时,被度男子由度师引上巫台,度师念经求神,受度人与度师各端清水一碗,各执火捻一条,随度师发誓:“不杀人放火,……不奸妇拐妇……。”誓毕,掷火捻于碗水中,意即若违誓言,与火捻同命运。然后,度师指定9个成年人抬一张藤网,放上被盖,站于巫台下。度师叫“度下来!”被度者便双手围膝,从巫台上滚下来,即“度过来”了。男子受度后,才能得到宗教的保护,取得恋爱的权力。 瑶族男女青年婚前社交较自由,常在节日通过对歌选择意中人。有的地方盛行春节时村寨间集体对歌,在村寨附近,男女各站一方,中间保持一定距离。对歌中若双方情投意合,互换礼物作定情物。富宁县一带的瑶族青年男女是通过“抛花包”来传递感情,寻求伴侣的。“抛花包”一般在春节时举行。花包用红、黄、白、蓝四种颜色布拼缝而成,内装玉米,男女各站一方,相距一丈远,互相对掷,往返循环。 瑶族青年婚前社交虽然自由,但习惯约束严格,若婚前发生性关系,将受社会歧视或受罚。 瑶族青年恋爱自由,但从订婚到结婚全由父母包办,无父母的由兄嫂、叔伯包办,一般要根据“合婚书”择定配偶,即先推算八字,确定是否可以合婚。男方选中对象后,便上女方父母家,先递上一锅烟,说明来意,称“面烟”。有的地方则送茶或钱。女方父母若同意便不再退回礼物。以后,双方父母商量订婚日期。订婚时,要请男性媒人2人作中间人,男方要带上鸡、酒招待女方父母及亲友。付订婚金。订婚时儿女保密,到结婚前夕才由老人出面说明。这种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确定的婚姻,有时会使一些对歌相好的情人不能结为终身伴侣而造成悲剧。新中国成立后,包办婚姻大为减少。
3. 平江山茶油
刘佳颖,女,出生于重庆,中共党员,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现任湖南卫视主持人。中共党员,鹤城区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刘佳颖虽然是一名女同志,但她“巾帼不让须眉”,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崇高的审判事业,忠于职守、勤奋敬业、秉公执法、无私无畏,
4. 南平 茶叶
蔡丽萍的金油滴建盏极具收藏价值,安窑”、“乌泥窑”,分布在南平建阳水吉窑、南平茶洋窑、武夷山遇林亭窑,三处窑址统称建窑系。蔡丽萍的金油滴建盏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其所产黑釉“建盏”影响十分广泛,深受日、韩、台等地区茶道的重视。其中,“曜变天目”、“油滴建盏”等南宋旷世珍品被日本视为国宝级文物,饮誉四方。蔡丽萍的金油滴建盏烧制技艺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
5. 越南山茶油
1、普通油茶,即中果油茶,集中分布在浙江、四川、广西,是国内面积最大的油茶树种;
2、小果油茶,也叫门西子(呵呵,不是西门子哟)。集中在江西、福建等地,面积仅次于普通油茶;
3、越南油茶,也叫大果油茶。顾名思义,主要分布于靠近越南的广西、广东;
4、县油茶,即野茶子。是分布于湖南、浙江的一种油茶树;
5、红花油茶,之前说的江西源森红花茶油品牌介绍过,是一种生长于海拔较高开红花的油茶树。红花茶油的优质更高,花可以直接入药,还能培育为庭园绿化植物
6. 平远山茶油
现在不怎么样了,没有了煤炭业的支持,现在很多家庭都没有了收入,靠以前的积畜过日子,很多年轻人现在都外出打工,只有中老年人留在家里.现在听说也有人会在那里开一些小型的手工业加工厂,像毛衣厂,电子厂什么的,人工比较便宜吧.不过黄槐离平远比较近,那里茶油厂,酿酒厂什么的比较多一点.
7. 南宁山茶油特产店
广西金茶王油脂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位于南宁市江南区旱塘路10号,注册资金7228万元,是“全国油茶产业重点企业”、“中国油茶籽加工企业10强”、“十二五期间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 也是国家粮食局和国家农发行总行认定的重点信贷支持的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
公司是集油茶基地种植、油脂精深加工、油茶籽油研究开发、国内外粮油贸易和自营进出口及储存自治区级储备和应急储备油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公司已先后在巴马县建设“万亩优质油茶种植基地”、在南宁市江南区旱塘路10号建设年产3万吨油脂精炼加工基地及年产3000吨的有机油茶专用精炼生产线。
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已通过IS0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GB/T22000-2006/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生产的“金茶王” 牌油茶籽油等系列产品分别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广西粮食行业协会评为“全国放心油”和“广西放心油”。
“金茶王”被评为“广西著名商标”并连续荣获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览会“金奖”,公司的“广西巴马油茶”在2011年在全国粮油榜推介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十佳粮食地理品牌”。“金茶王”油茶籽油于2011年7月12日通过了绿色食品A级认证,2014年1月22日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
公司于2017年荣获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通过自主创新,公司开创了“荒种”古树茶油、“祖山”原生初榨茶油、“邻家油坊”原生初榨花生油等自有品牌并开拓了市场。
在自治区粮食局的指导和扶持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多年来公司一直以“诚信、高效、务实、奉献”的企业精神,奉献社会、回报大众,逐渐形成较强的发展后劲和品牌优势。
我公司现处于大力发展阶段,欢迎有志之士加入,与我们一同成长,共创辉煌!
工商信息
公司全称:广西金茶王油脂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02年8月19日
法人代表:梁文红
8. 广东山茶油
广东收购菜籽油的地方是广东批发市场那里有大量的菜籽油高价回收点,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去售卖,你就可以去那个方面很简单,你只需要在网上搜索广东菜籽油,收购点它就会显示,所以你先打电话去问一下,如果有帮助的话,你再可以进行线下交谈和交易都会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