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一个人一件事一店一辈子”的生活方式。
大学期间,我开始接触茶具。因为我擅长手工,所以我给老师做了一些茶具。毕业后从事设计、外贸工作。因为我一直追求能够坚持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所以我辞去了工作去尝试茶具的手工制作和研究。
茶泽是我最早接触的茶具之一。茶作为茶具的一种,早在唐代就已得名。陆羽《茶经四器》:“则,贝类、牡蛎,或铜、铁、竹、匕、策”,“则,量、准、度”,它意味着标准、原则、法律。
茶尺,通俗地说,就是茶叶入壶前放置并测量茶量的量具,是介于茶叶和壶之间的媒介。
目前,茶爱好者追捧的茶叶大多是从日本返回的。但日本茶是绿茶,条索比较细,所以茶叶的尺寸也比较小。茶的审美规律、大小和材质的要求不同。即一茶一茶,让不同的茶品种都能找到合适的载体,更好地融入茶桌。绿茶条索细小,均为芽尖,颜色鲜绿,多为扁形,体积较小,因此绿茶所用的茶叶多采用颜色较浅的竹木材料,如白竹、黄杨等,绿茶的颜色,而绿茶大多是用玻璃和白瓷盖碗冲泡的,茶的颜色也比较适合茶席。铁观音等颗粒茶的颗粒较小。因为它们是颗粒状的,所以最好使用一端有密封的小茶。凤凰单丛和武夷岩茶的新茶都是大叶、大条,所以适合较大的茶规,以适应其体积。普洱茶饼和砖茶打开后呈块状,但相对扁平的茶更适合观茶、闻茶。这种茶需要经过翘曲处理,以便于处理。
茶与冲泡壶壶嘴的关系。由于壶都是圆口的,所以我泡的茶都做了倒壶嘴和凹弧形的处理,这样倒茶时茶叶能和壶壶嘴的形状一致。有一个更好的适合。用较粗的竹材制作茶规时,会将部分竹肉挖掉或将侧切面开槽,使茶规的线条形状在视觉上显得轻盈、轻盈。我对材料的选择很挑剔。我喜欢选择古老而有特色的材料来制作茶规。无论是竹、木还是金属,以旧换新是我多年来坚持的一个方向。
我目前收集到的煤竹材料,都是经过50年左右的自然炉烟自然形成的。大家都知道,煤竹就是古民居房梁上的竹椽子。唯有厨房顶上的竹子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熏制,变成了红、黄、褐等独特的颜色。长期的烟熏使竹子有一股淡淡的熏香,具有防腐防腐蚀的特点。现在经济条件好了,老房子基本都被拆除重建了,所以好的煤竹材料就非常稀有和珍贵了。
我的木茶主要用老紫檀,主要是红紫檀和黑紫檀,还有老松、黄杨等老材料。由于每块原材料的形状和尺寸都不同,必须根据材料的特性进行切割,因此在生产之前需要很长时间的设计构思。整个生产过程完全是手工操作,手工锯切,手工刨凿加工,最后用文件手工修改。后期的砂纸抛光尤其耗时。有木工经验的茶友一定能够体验到。所以,茶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为了寻找旧材料,我还走遍大街小巷。一位修理铝锅的老工匠,在几十年前手工卷制了旧铝片。
茶是茶爱好者手中的玩物。在满足其功能需求的同时,我更注重茶规的趣味性,玩弄它的质感,制作和收藏各种异形、有趣的茶规。希望继续做出更多更好的茶规、茶勺等茶具,分享给更多的同事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