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具 / 考古陶和瓷如何区分,陶和瓷的区别及关系

考古陶和瓷如何区分,陶和瓷的区别及关系

唐代,厚葬习俗使唐三彩作为鬼器迅速发展,成为陶瓷烧制技术的瑰宝。

宋代陶瓷工业蓬勃发展。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以钧、汝、官、哥、定为代表的各具特色的名窑,产品日趋丰富。明代青花瓷达到鼎盛。

但你知道吗,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的唐三彩不是瓷器而是陶器?属于唐代流行的一种低温铅釉彩釉陶器。

陶器和瓷器经常被一起称呼,但是你知道陶器和瓷器的区别吗?

1、陶瓷和陶瓷的吸水率不同

国家标准中,按照吸水率来区分陶瓷和陶瓷。吸水率小于0.5%的为瓷器,吸水率大于10%的为陶器,介于两者之间的为半陶瓷。

2、烧成温度不同

陶器的烧成温度一般比瓷器低,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较高,大多在120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400左右。

3、硬度不同

陶器的烧成温度较低,坯体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低沉,胎体硬度较差,有的凹槽甚至可用钢刀划出。瓷器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用普通钢刀很难在胎体表面划出凹槽。

4.使用不同的原材料

陶器可以用普通粘土制成并烧制,而瓷器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例如高岭土。当烧成温度达到陶器所需的温度阶段时,即可成为陶器,如古代白陶。

在烧成高岭土所需的温度下,由高岭土制成的坯体就变成了瓷器。但用粘土制成的陶器一般烧成到1200时,就不可能变成瓷器,反而会熔成玻璃。

5、透明度不同

即使陶器的胎体比较薄,也不是半透明的。例如,龙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壳,但不透明。瓷器的胎体无论厚度如何都是半透明的。

6、釉色不同

陶器有两种类型:无釉陶器和挂釉陶器。釉陶器的釉料可以在较低的烧成温度下熔化。瓷器的釉料有两种,可以与胎体一起高温烧成一次,也可以在高温素烧胎上挂低温釉,低温第二次烧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信阳毛尖_毛尖的功效与作用-信阳毛尖网 - -【信阳毛尖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angmaojiantea.com/1858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