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茶壶适合泡什么茶,瓷茶壶图片大全

国家博物馆藏粉彩雨茶图瓷茶壶清乾隆高12.5厘米口径5.4厘米足径6.2厘米清乾隆时期代表性皇家茶具国家博物馆。

此罐闭口,圆腹,圈足。前面有曲折,后面有曲柄,盖顶有一珍珠形按钮。壶身饰赭红色粉彩圆球纹,腹部正反面各有两尊开光。

正面开光,绘有雨中煮茶图。依山傍水,屋内松树成荫,花园内有芭蕉、洞石。庭院走廊里,长辈们坐在长桌旁,桌上摆着茶壶、茶杯、花瓶和书信。一个童子在火边等着烧水,炉子上放着水壶。图案绘制笔法淡雅,意境静谧。图中的长辈,就是乾隆皇帝。

背面开光有乾隆皇帝用墨彩楷书题写的“雨中煮茶,卧行书房”七言诗:

“烟溪山雨相空,生衣独坐柳风。

竹灶茶碗盘清色,米家字画亦然。

松风吹过的地方就有鱼眼,何必分中岭三峡呢?

仙露香沁诗脾,席间不觉香堤转。 ”

有红色“钱”、“龙”两印。足内施松石绿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书款。据《高宗御志诗集》载,这首诗作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弘历皇帝祭完地坛回到圆明园。途中下雨,他换乘“卧游蜀石”船到西山赏雨。风景,并用竹炉煮茶喝水,感受并写下这首诗。

清宫茶事: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中国人生活的必需品,皇帝也不例外。据清朝《内务府左鉴档案》记载,当时宫内设有茶库,每年收藏名茶30多种作为贡品。贡茶不仅在宫廷中品尝,而且还赠送给大臣们。宫内有御茶室、皇后茶室、寿康宫皇太后茶室等。清宫里的很多茶具,原来都保存在皇室成员居住的宫殿里,如寿康宫、提和宫、皇极宫、重化宫、景阳宫、南三所等地。不难看出,清代宫廷饮茶风气十分普遍。

乾隆皇帝弘历记古善文,爱饮茶作诗,几乎尝遍了天下名茶。他是历代第一爱茶皇帝。据资料显示,乾隆皇帝的御诗中有200多首茶诗,全部涉及种茶、采茶、泡茶、煮茶、饮茶等内容。不仅如此,乾隆皇帝还下令宫中特制了一种三清茶,以梅花、佛手柑、松子为原料,用雪水熬制而成。宫中举行茶宴时,要用三清茶招待朝臣,然后将茶碗赏给宴会大臣,以示恩惠。

茶宴,又称茶事、茶集、茶汤会等,是由煎茶待客演变而来的一种聚会、饮酒的方式。其历史最晚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唐中期以后达到鼎盛,当时许多文人墨客经常相聚,“以文会友”。席间,文人雅士或饮茶,或吟诗听乐。到了清代,茶宴已成为宫廷的重要仪式,其主要内容是赋诗、饮茶。这种风潮始于康熙朝,到乾隆时期达到顶峰。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从乾隆八年(1743年)到六十年(1795年)的五十二年里,除为皇太后举行葬礼外,其余四十八年里,都举行了盛大的仪式。每年在崇化宫举行。茶宴活动中,点令王公大臣、内廷翰林等宴席,并用伯良体的楹联组成标题。君臣所写的诗词全部收入《御制诗集》。相传乾隆皇帝退位时,正月也安排在重化宫品茶。有大臣劝他“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帝则说“君不可一日无茶”。

清代宫廷中的许多礼仪活动也与茶道有关。在长寿大典、燕子大典、大婚大典、将军大典、太和殿宴、保和殿宴等大型民族礼仪中,活动中有茶道。此外,康熙、乾隆两朝还举行过多次大规模的“千长宴”。宴会开始时,要举行盛大的“茶道”,向皇帝和王公大臣敬茶。综上所述,茶事在清代宫廷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茶道成为关系安邦治国礼仪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项目。茶具是宫廷茶文化的象征。宫廷文化的重要载体。

2016年9月14日,一件乾隆瓷茶壶在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349万美元(约人民币2334.64万元)成交。茶具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广义上的茶具可以包括采茶、泡茶、储茶、饮茶等各种茶活动中的器具。画茶具十二种,以及列出的二十七种茶具。明代屠龙《靠盘御史》中。狭义的茶具主要是指人们喝茶的器具,实际上就是茶壶、茶杯。

乾隆朝是清朝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各种宫廷工艺品的生产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形成了最后的繁荣阶段,茶具也在这一时期进入了繁荣时期。从博物馆收藏的乾隆茶具来看,茶具大部分来自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各种釉瓷茶具,也有部分来自江苏宜兴赠送的精美紫砂器。

乾隆时期,景德镇的制瓷技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陶瓷史上的最高水平。正如《桃雅》中的评论:“崇规修叶,不乏奇观”。 《银流斋说瓷器》也说:“乾隆时期,中国的装饰极其美丽,精致到近乎不可思议”。总之,整个瓷器制作呈现出“从朴素到美,到日益巧夺天工的美”的特点。由于乾隆皇帝对茶事的热心以及宫廷茶道的丰富多彩,景德镇御窑厂生产了大量精美的御茶具,绚丽多彩,尽显宫廷器皿的华贵。

据《清宫制造办工作文件》记载,乾隆皇帝经常根据自己的喜好指导茶具的设计和制作。可见乾隆皇帝对于茶具的制作是非常关心的。在他的倡导下,御窑厂不惜一切代价、不惜成本,集中最好的材料和工匠,生产出大量精美的御茶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乾隆皇帝的审美情趣。

乾隆时期生产的瓷质茶具主要有壶、盖碗(杯)、罐、茶杯、茶盘、茶船等,其中以瓷茶壶最多。瓷茶壶的壶身饱满圆润,壶形较前壶较大。有提梁式、直线式、桃形倒流式、竹式、石榴式、佛手式、菊花式、瓜式、梨式、莲子式等。等待。瓷茶壶的釉色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的瓷器釉色,有粉彩、青花、斗彩、矾红彩、珐琅彩、霁蓝等,其中以珐琅彩茶壶尤为珍贵。珐琅彩瓷器又称“瓷胎画珐琅”,最早出现于康熙晚期,盛于雍正、乾隆时期。它吸收了西方铜胎画珐琅的技法,在瓷胎上画上各种珐琅材料。釉上彩瓷器的一种。由于珐琅彩瓷器制作难度大,价格昂贵,仅供宫廷使用,故传世品很少。

乾隆瓷茶壶以粉彩为主要材质,在色彩和施彩技法上不仅继承了前朝的特点,而且又有了新的创新和发展。首先,除了传统的白地粉彩之外,还出现了各种颜色的茶壶,包括红釉、黄釉、蓝釉、绿釉、黑金釉、窑变等近十种,极大地提高了茶壶的品质。超过了前朝。其次,粉彩与其他色彩材料一起绘制在同一器皿上。粉彩中加入青花墨彩,或混合五彩、斗彩,充分体现了乾隆瓷器的精湛工艺。再次,彩地粉彩器皿中常采用珐琅的“滚”工艺,使乾隆粉彩茶壶的纹饰呈现出典型而优美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滚”工艺在清宫档案中也被称为“锦上添花”,即用针状的工具在彩色珐琅地上画出凤尾形图案,然后画上外国花卉图案在起伏的土地上。乾隆粉彩茶壶装饰图案将粉彩与珐琅滚色工艺相结合,开创了乾隆瓷茶壶装饰的新风格。第四,乾隆粉彩瓷壶的另一特点是利用粉彩色彩的多变来模仿各种工艺品的纹理和色调,效果栩栩如生。例如,仿木器、仿竹器、仿漆器、仿金属器、仿玉器、仿锦纹和仿生瓷等各种动植物等,形状、颜色相同,纹理也相同。如此真实,有时肉眼无法区分。

乾隆瓷茶壶的纹饰以几何图案为主,如钩莲纹、瓜蝶纹、螭龙纹,开光内绘花卉、山石、人物等题材。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景德镇御窑厂为了满足宫廷的需要,生产了大量的成套茶具,茶具上大多刻有诗词。壶身上经常见到两首御诗,一是上述乾隆七年的《雨中煮茶盘卧游书室游作》,二是另一首是《惠山听松庵用竹炉煎茶与明人题词韵在书王符画卷》,诗曰:

”只饮钟灵第一泉,惠山聊煮炒。

品名已定,往事渐远,山香的歌声也依存于往事。

凯石隐居如虎奔,文笔如龙眠。

装池多似商丘洛,法宝僧庵谨慎而完整。 ”

此诗作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由于诗篇较长,瓷壶一般只摘录诗篇的前半部分。这两首诗在乾隆时期广泛运用于不同造型、材质的皇家茶具中,成为标准的宫廷茶具之一。同时,瓷茶壶大多配有煮茶图,图文丰富,诗书画融为一体,形成了乾隆时期瓷茶壶的主要装饰特色。

乾隆瓷茶壶上的铭文有两种,一种是青花、红彩、蓝色书写的“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和“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材质颜色,但大多是蓝色和白色。添加边框。青花篆书笔画笔直,横竖粗细一致,转角娴熟,不留痕迹。青花篆书颜色前期有光晕,中期呈纯蓝色,后期呈青中灰。

茶壶最初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但到了清代乾隆时期,由于宫廷茶宴、茶道的盛行以及皇帝的喜爱,瓷茶壶大量进入宫廷,成为皇家器物。宫廷茶壶的制作首先要经过宫廷制造处取样,经乾隆皇帝评价挑选后才能烧制使用。可以说,宫廷御用瓷茶壶的制作无论从工艺、装饰、审美上都代表了清代乾隆时期茶具制作的最高水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信阳毛尖_毛尖的功效与作用-信阳毛尖网 - -【信阳毛尖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angmaojiantea.com/1852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