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树炭疽病防治技术
(1)、长久脱肥。长期没有施氮肥或未换盆换水,水中氮素等营养元素缺乏,导致枝叶瘦弱,叶薄而黄。需及时换入新的培养水逐渐增施稀薄腐熟液肥或复合花肥。
(2)、施肥过量。施肥过多就会出现新叶肥厚,且多凹凸不平,老叶干尖焦黄脱落,应立即停止施肥,增加换水量,使肥料流失掉,或立即倒盆,用水冲洗球根后再重新栽入盆内。
(3)、炎热高温。若将花卉放在高温处让强光直晒,极易引起幼叶叶尖和叶缘枯焦,或叶黄脱落。需及时移至通风良好的阴凉处。
(4)、蔽荫过度。若将花卉长期放在蔽荫处或光线不足的地方,就会导致枝叶发黄。
(5)、水土偏碱。由于水中缺乏可被其吸收的可溶性铁等元素,叶片就会逐渐变黄。栽植时要选用酸性水土,生长期间经常浇矾肥水。
(6)、密不通风。若施氮肥过多,枝叶长得进于茂盛,加上长期未修剪,致使内膛枝叶光线不足,容易引起叶片发黄脱落。应合理施肥并加强修剪,使之通风透光。
(7)、空气干燥。室内空气过分干燥时,花卉往往会出现叶尖干枯或叶缘焦枯等现象。应注意采取喷水、套塑料薄膜罩等法增加空气湿度,
(8)、温度不当。冬季室温过低,花卉受到寒害,因而导致叶片发黄,严重时枯黄而死。若室温过高,植株蒸腾作用过盛,根部水分养分供不应求,也会使叶片变黄。应请注意及时调整室温。
(9)、病虫为害。受到真菌等病菌侵害引起的叶斑病,易使叶片局部坏死,出现黄色斑点或斑块,严重时整叶枯黄脱落,受到花叶病毒侵染后叶片上出现黄绿相嵌的斑驳;遭受介壳虫、红蜘蛛等为害,叶片也会变成局部黄枯,甚至整叶萎黄脱落。均应及时喷药防治。
(10)、强性刺激。防治病虫害时使用农药浓度过大,或者受到大气中有毒气体污染,或者气温高时骤然浇灌冷水等,均易引起叶尖或叶面局部发黄焦枯,甚至全株枯死。因此应注意合理使用农药,设法排除空气污染源。盛夏避免在中午前后用冷水浇花。最后还应提到的是,盆花黄叶有时是一种原因引起的,但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应作出正确诊断,方能对症下药。
2. 茶叶炭疽病综合防治
可以,无毒无害,环境友好,不破坏生态,符合绿色甚至有机茶的生产要求;
作用谱广、持效期长,单用可防治茶瘿螨、介壳虫、粉虱、煤烟病等,而且对小绿叶蝉、炭疽病也有一定的兼治作用;
0安全间隔期,施药后即使是马上采收也无任何毒性残留,对茶叶风味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3. 茶树炭疽病防治技术规范
可以的。
防治茶树叶病(如茶饼病、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疽病)应在发病前期喷施以发挥其保护效果。防治茶树茎病应均匀喷施,使在茎部有一层药液保护,对茶树上的地衣苔藓也有良好的防效。
由于硫酸铜液稳定性和黏着力都很好,施药后至少应间隔25天方可采摘,不然会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并会造成高的铜残留。
4. 茶树炭疽病的防治
应该是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和蔓枯病的综合发病症状,具体方法如下:细菌性病可用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3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炭疽病、蔓枯病是真菌性病害,在茎的患病处可用甲基托布津20-30倍,或75%百菌清50倍液涂茎处理,另用代森锰锌600倍液,或百菌清5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喷施。77%可杀得、40%施佳乐、64%加瑞农是杀细菌和真菌兼用的农药,也可施用,其浓度在600-800倍。每隔7天用一次,连续用药2-3次,上述农药要交替施用,以防产生抗药性。
5. 茶树炭疽病防治技术方案
金花茶的种植方法
1.选地整地
金花茶喜欢生长在温暖的环境中,但是不适宜强光直射,因此选择种植地块的时候尽量选择有荫蔽度较高的地方,要保证土壤排灌正常、腐殖质丰富且松软深厚,然后要将金花茶土壤PH值保持在偏酸,更适宜金花茶的生长,而且要注意金花茶虽然喜欢湿润,但是也要保持有良好的通风性,否则容易出现病虫害,选好地之后做好整地工作,深翻28cm左右,清除杂物,进行消毒后施入充足的基肥。
2.繁殖方法
金花茶的繁殖方法有非常多,有播种、压条、扦插等,其中最常使用的是播种繁殖与扦插繁殖,金花茶的果实成熟时间一般在每年在秋季,在11月初的时候,当果实成熟开裂后采收取出种子,如果果实没有开裂的话,那么要将果实放在通风凉爽的地方等待果实自动开裂,其种子的发芽力是比较强的,因此取出种子后可立即播种,如果秋季不播种的话,那么要将种子贮藏在湿沙中,防止失去发芽能力,等到第二年春季的时候再适时播种。
3.花期管理
金花茶在播种后进入金花茶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一般在定植后4年左右才会开花,金花茶进入开花期之后,大约在7月左右便会进入现蕾期,这个时候我们要控制好花蕾的数量,适当疏除一些长势弱、过密过多的花蕾,防止花蕾过多消耗过多营养,影响正常花蕾的生长,将营养集中在正常花蕾上,保证花朵的品质,增加花期,提高观赏价值,金花茶的开花长达4-5个月,在这个时间段要加强管理,做好浇水施肥工作,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4.病虫害防治
金花茶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种植的时候,常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芽枯病及茶毒蛾等,病虫害会在不同阶段危害金花茶不同的部位,主要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消毒,对所有病虫害的发病症状都要有所了解,便于在发现病虫害后能够尽早的查明具体是什么病虫害,对其做出对应措施,避免受害面积扩大,影响种植效益。
6. 油茶炭疽病生物防治
1·油茶炭疽病:在长江流域以南各省的大面积油茶栽培区,以及河南、陕西南部地区发生普遍。病害发生后,引起严重落果、落雷、枝梢枯死,甚至整株衰死。各地区油茶常年因炭疽病减产10-30%,病重区减产50-100%不等。该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关系密切,最适温度在25-28摄氏度,温度增高加速其发展,一般在4-5月开始发病,7-8月蔓延,9月达到落果高峰,一直到10月后才渐渐平静。
防治:
冬前防治,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夏季防治50%退菌特可湿性粉3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
2·软腐病:为真菌病,危害油茶树和幼苗,引起大量落叶、落果、无花芽分化,造成减产。在湿度大、生长衰弱的油茶林中发病较重。软腐病的发生主要与环境的温度及湿度有关,风雨是病原传播的主要方式。排水不良,杂草丛生的洼地发病较多。改善通风及透光度能减少该病的发生。
防治:
50%多菌灵300-5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300-500倍液,50%退菌特1000-1500倍液,1/100波尔多液。
3·根腐病:主要危害油茶一年生苗木,该病的病原先侵染苗木根茎部,患病组织先变为褐色,然后长出白色绒毛,最后受害苗木根部腐败叶片凋落。该病主要发生于4-5月,7-8月为重病株的死亡期,9-10月为发病高峰期。该病的病原菌适于生长在酸性土地(pH为4),特别是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圃地。
防治:1%硫酸铜或敌克松等消毒病苗。
7. 茶叶炭疽病特效农药
一、农业防治是综合防治的基础:茶树栽培中农业防治措施是多方面的。选用角质层厚和茶单宁含量高的抗病虫良种。通过合理密植,减少病虫发生;采取中耕除草,使茶毛虫、茶尺蠖的蛹、茶籽象甲、茶象甲幼虫、蛹都暴露于地表而死亡,又能减少病虫的寄生场所。
合理施肥,氮、磷、钾的合理配比,使茶树营养平衡,增强抗病虫的能力。合理分批多次采摘,可抑制茶蚜、小绿叶蝉的发生,也可消灭部分螨类害虫。在冬季清园,将茶园中的枯枝落叶,杂草蒿秆清理出园,集中烧毁或深埋,可减少来年的初侵染源,减轻病虫危害。
8. 茶树炭疽病用什么农药最好
茶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为广泛。在茶叶种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虫害的侵袭,如果不及时防治就会导致茶叶严重减产,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茶叶防虫技巧,希望对大家种植茶叶有所帮助。
1、以“种”防虫
即采用适当的种植方式减少病虫发生。如开辟新园时用无病虫的苗木,尽量采取丛栽或条栽的方式,避免过度密植,创造良好的茶园生态环境;茶园合理间作,防止大面积单一种植,以保持较丰富的自然植被,减少病虫大发生的机率。但在小绿叶蝉发生严重的茶区,茶园不宜间作花生和豆科作物。斜纹夜蛾发生地区不宜与红薯间作。
2、以“虫”治虫
保护天敌资源,如对修剪、台刈下的枝叶,可先堆在茶园附近,以利天敌返回茶园;人工摘除的卵块、虫包、护囊等有不少天敌寄主,放在四周有水包围的坛、钵中,待寄生蜂和寄生蝇羽化飞出后再行处理;用草把收集蜘蛛,释放于茶园防治害虫;人工招引益鸟啄食茶园害虫;保护蝌蚪和青蛙以及养鸡鸭防治茶蚕等。可人工大量繁殖和释放天敌,如茶尺蠖绒茧蜂、赤眼蜂、草蛉、食虫瓢虫及农田螂蜂、捕食螨等。还可引种天敌昆虫,开发和利用生物制剂防治害虫。如苏云金杆菌制剂和病毒制剂防治茶尺蠖、茶毛虫、茶黑毒蛾等鳞翅目害虫,白僵菌防治茶丽纹象甲和假眼小绿叶蝉,真菌制剂防治黑刺粉虱等。另外可大量繁殖病原微生物,并加工成生物农药加以利用。
3、以捕(诱)杀虫
如捕打大尺蠖成虫,还可捕捉其老龄幼虫。早春采除茶毛虫卵块,捕杀茶毛虫及刺蛾的群集幼虫,捏杀卷叶蛾虫包、蓑蛾虫袋,还可点灯诱杀成虫。
4、以采(剪)控虫
及时采摘,合理修剪,台刈可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抑制喜湿或喜郁闭条件的黑刺粉虱、介壳虫等发生。可减轻蚜虫、小绿叶蝉、象甲等多种危险性病虫危害。对有虫芽叶要重采、强采。夏秋季节要尽量多采摘、少留叶。秋季如害虫多,可延长采摘,适当推迟封园。
5、以耕灭虫
一般夏秋季节翻土1-2次为宜。对丽纹象甲发生严重的地块,在春茶开采前深翻一次,能大量减少害虫的发生。冬季结合施用有机肥进行深耕培土,将蛴螬、象甲类幼虫暴露于地面,使之因环境不适而死亡或遭天敌捕食。翻土时适当镇压,造成虫蛹机械死亡或翌年无法羽化出土。
6、以肥抗虫
施用有机氮肥可提高茶树对茶橙瘿螨的抗性;施用石灰不利于蓟马、叶蝉的生存;磷矿粉浸提液作根外追肥可杀伤红蜘蛛。重施基肥,合理追施春肥、夏肥、秋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平衡施用,并注意排渍和灌水防旱,可显著提高抗虫能力。
9. 油茶炭疽病防治
油茶栽培关键技术分析及苗木栽培管理工作
1 油茶栽培关键技术分析
油茶栽培关键技术包括了采育与储存种子;选择圃地,合理做床;采穗与嫁接;栽种与管理几个方面:
1.1 采育与储存种子
油茶采种基地要确保品种的无性系开花和成熟期相一致,从而确保油茶种子群体稳定性。采收油茶果实要确保已处于相对成熟阶段。同时确保其未全部开裂,采收时工作人员可通过肉眼观察,发现果皮上茸毛开始脱落。此时容易将其剖开,如种子程黑或棕色,适合采收。完成种植采收后做好种植储存,避免由于储存不当导致种植受破坏。将采收种植存储在经过消毒沙土中,次年取出后,利用处理后的湿砂催芽 。催芽措施如下:一层一层堆放砂子,在该项操作时应当将砂子厚度控制在 15cm 左右。并且在该期间对砂子、种子温度加以控制,确保种子砂子温度不过高、过低,保证种子顺利发芽。
1.2 选择圃地,合理做床
选择圃地和做床是油茶培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做好该项作可提高油茶苗木成活率。从以往经验来看,应选择避风、阳光充裕的区域作为圃地。同时要保证圃地方便灌溉,具有良好排水性,没有害虫、透气性好、土质疏松土壤。育苗工作开展前一年,就应当指派专人对土地进行翻耕处理,嫁接苗木前一个月前进行做床整理 。做床期间要控制好做床具体宽度,依据实际情况完成相应设定工作。圃地必要保持平整,挖好排水沟,避免出现大量积水,苗床上铺一层黄心土,厚度当在 4~6cm,该项操作核心目的是为避免苗木成长后期出现大量杂草,对苗木单生长造成不良影响,预防病虫害发生。
1.3 采穗与嫁接
针对采好的穗条,应做好相应保湿处理,并且对其进行消毒。在嫁接时,作业人员利用苯乙酸对穗条处理,利用专用嫁接工具完成相应间接作业,确保最终嫁接成功。嫁接期间应采用事先准备好的片条完成相应包扎。嫁接作业会受到地区温度、气候等各项以因素影响,导致不同地区的嫁接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在安徽东至县地区,嫁接通常在四月末和五月初。实际嫁接期间采用削剪方式对接穗处理,剪掉接穗多余叶片,倒拿接穗,对其削剪,使其成为楔形后削苗砧,将事先准备好的接穗薄楔形布置插入到苗砧中 。
1.4 栽种与管理
完成芽苗嫁接后,要依据栽种具体面积完成相应栽种作业,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对栽种具体深度控制,一般来说应当一钻片露出土为最佳。完成栽种后,浇水,覆盖薄膜,使苗木始终都可保持湿润,并且要适时检查苗木的具体生长情况。经过 30d左右去除苗木成长区域中的杂草,预防各种病虫害的发生 。苗木生长过程中对苗木在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温度、湿度合理控制,以免发生病虫害。
2 油茶苗木栽培管理工作
油茶苗木栽培包括松土除草、适当做好修剪刀工作、开展科学的水肥管理、防止病虫害的合理措施这几项内容。
2.1 松土除草
栽培油茶苗木时,必须做好相应松土和除草工作,做好该项工作能够保证苗木种植后,能更好生长。通常来说,一般每年要进行两次除草作业,除草工作在五月、九月进行。对油茶苗木松土时控制好松土的具体厚度,为油茶苗木提供良好环境。
2.2 适当修剪
栽培管理期间,为确保油茶苗木可健康生长,对油茶具体生长情况详细观察,做好相应修剪工作。通过对油茶苗木的实际生长情况修剪,使苗木能更加健康成长,提升产量和质量。通过修剪可使油茶苗木枝干分布变得均匀、合理。需注意在完成对油茶苗木修剪后,要做好伤口保护,以免油茶苗木发生病害、死亡等情况。
2.3 科学管理水肥
油茶苗木种植后,应对苗木具体生长情况详细观察,依据具体情况采取科学方式管理水肥。通过施肥为油茶苗木生长提供丰富营养,为油茶苗木健康生长提供支持 。在油茶苗木种植期间通过科学方式管理水,确保油茶苗木水分充足,避免油茶苗木在具体生长期间由于水分不足而发生病害。
2.4 防止病虫害的合理措施
油茶常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煤污病、枯叶蛾、毒蛾尺蛾等,油茶的常见病虫害经常发生在降雨量充沛的季节,发生病虫害后,会对油茶树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会降低油茶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对于油茶病虫害的防治,应当依据油茶林地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分析工作,依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方针,实现综合治理。具体治理方式如下:
(1)通过冬耕深翻的方式对土壤重点越冬害虫消灭,使土壤中营养分化率可得到进一步提升,提高油茶树在具体生长过程中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以免由于病虫害危害对油茶树的生长以及产量、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2)通过对内吸药剂喷法、喷雾法等方式杀除油茶树上的害虫,常用的化学药剂有二溴磷、亚胺硫磷、杀螟腈等。
(3)近几年,随着人们对油茶树病虫害防治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生物防控法,将该方法应用在油茶树病虫害防治中。运用害虫天敌实现对病虫害的合理防治,该方法在具体应用期间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比较高。
3 结束语
油茶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加强对其种植技术研究,可提升油茶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益。因此,在对油茶种植时应提高对油茶栽培技术和管理内容深入探讨,不断对种植技术及管理经验进行详细总结,完善我国油茶种植技术,促进油茶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