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观音属于什么茶啊?
半发酵的乌龙茶(青茶)系列 是我国著名的茶叶 以福建安溪的铁观音最有名气也质量最好。
二、河南信阳有哪些特产
信阳特色美食:胡辣汤、热干面、南湾鱼(信阳烤鱼)、豆腐折(平昌)、鸡蛋灌饼、
糍粑(光山)、鸡蛋摊饼(光山)
固始鸡(固始)、茶陵(固始)、
大肠汤(罗山)、
油酥馍(息县)、贡面(潢川)、
勺(子)馍、
听到这些是不是很怀念小时候的味道。美丽信阳,欢迎您。
三、中国的茶文化有哪些呢?
茶叶是很娇气的东西,生长环境好才能长出好的茶叶。所以大多数茶叶都是生长在山坡或高处的。空气清新,水源丰富,没有污染。在采摘茶叶之前是要沐浴的,但身上不许擦肥皂或任何香味的东西,采茶时女子身上也不许涂脂抹粉的,怕茶叶吸收了香味就不醇正了。不许留指甲,用两手指轻轻的摘、采,留指甲采茶的那是叫“掐”了。
据说过去的茶叶是由没结婚的女孩子用嘴采出来的,然后再放在胸里捂捂,有女孩子的体香。所以也称之为“女儿茶”,当然一般人是喝不上的,只有皇帝才能喝。
中国的茶叶种类繁多,喝茶喝到老,茶名也记不全,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等,但无论什么茶,一入口都多少有些苦涩,但回味却又是清醇的。
绿茶,是不发酵茶,江南人最爱喝,主要有西湖龙井、碧螺春、各种毛峰、毛尖、云雾等茶,主要功效是防衰老,防癌;
红茶,是发酵茶,西南人爱喝,主要有宁红、滇红、各种功夫茶等;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也叫青茶,南方人爱喝,主要有铁观音、大红袍、台湾冻顶茶等。
我们又叫它健美茶,它可以降血脂,减肥;
花茶尤其是茉莉花茶是北方人,尤其是北京人的首选。可以起到心神宁静、气定神闲的作用。
普洱茶,也是紧压茶。它是一种压缩茶。云南黑茶制成的最好,它具有防治癌症、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功效,特别对减肥、防止脂肪堆积有着积极的作用。
那么我们平时饮用什么茶最好呢?
茶最好兼饮,一日之内,早饮红茶,养胃消食,午饮绿茶而提神,晚饮花茶为安睡。一年中也可分季饮茶,如春饮花茶,花茶香气浓郁,可驱残存之寒气,促阳气的生发;夏饮绿茶,助收汗,助降温;秋饮乌龙茶,或清热生津,又可去毒爽身;冬饮红茶,性醇味甘,既养阳气,又有暖腹生热之功效,还可助消化,去油脂。
四、中国茶文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几乎每一页都可以嗅到茶香。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各兄弟民族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有别,生活习惯也会有差异,就是同一民族也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现象。但是在饮茶、嗜茶方面却有共同的爱好,无论茶的饮用方法有什么不同,都是中华民族共同珍爱的。
如今,茶夷发展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国,茶被视为美容、养颜的饮料,从宫廷传到民间后形成了喝早茶、午后茶的时尚习俗,博学的勃莱迪牧师称茶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在法国人眼里,茶是“最温柔、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饮品。
”在日本,茶不仅被视为是“万病之药”,是“原子时代的饮料”,而且在日本人在长期的饮茶实践中,使饮茶脱离了日常物质生活需要的范围,发展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文化艺能——茶道。
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使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
茶被人们视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药,提神的饮料,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中国人为什么爱茶,因为,喝茶有益,喝茶有礼,喝茶有道。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
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把当时所倡导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寓于饮茶的活动之中。这两个基本点,在唐人陆羽 《茶经》中都明显得到体现。
《茶经》共十章。除四章是讲茶的性状起源,制茶工具,造茶方法和产区分布外,其余六章全部或主要是讲煮茶技艺、要领与规范的。
“四之器”详细描述了茶道所需的24种器皿,包括规格、质地、结构、造型、纹饰、用途和使用方法;“五之煮”讲烤茶要领,选用燃料,鉴别水质,怎样掌握火候和培育茶的精华技巧;“六之饮”详细规定了饮茶应该注意的9个问题,还提出品名贵之茶每次不要超过三盏以及三人饮茶、五人饮茶和七人饮茶各应如何进行;“七之事”例举历史上饮茶典故与名人逸事;“九之略”讲述在野外松间石上、清泉流水处和登山时在山洞里等不同场所进行茶道哪些器皿可以省略;“十之图”要求把《茶经》所写的茶事活动绘成图,挂在茶席一角,使参加者能在场看明白。
对于茶道的思想内涵,《茶经》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作者这里提出了“精行俭德”作为茶道思想内涵。也就是说,通过饮茶活动,陶冶情操,使自己成为具有美好的行为〖和俭朴、高尚道德的人。
与陆羽忘年交的释皎然在题为《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写到:“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在一首诗中两次提到了茶道一词。此后,唐御史中丞封演在《封氏闻见记》“饮茶”一章又写道:“有常伯熊者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从上述文献可知:是《茶经》确立了茶道的表现形式与富有哲理的茶道精神;而释皎然和封演赋予了“茶道”名称。